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平谷“与子·山谷”聚起百名返乡创客

2025-04-12 05:4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与子·山谷”聚起百名返乡创客

北京平谷有座鱼子山,山林葱郁、溪水清澈,8.6公里的沟谷镶嵌其间。过去几年,上百名村民返乡当创客,经营起了民宿、咖啡馆和酒吧,全村人均增收7%。

漫山遍野是粉白的杏花。日前,记者驱车进山,行至鱼子山村口,路边就是一座小小的美术馆,红砖墙、木屋顶,壁画的配色鲜艳而大胆。哪怕是匆匆过客,也会忍不住泊车进去瞧瞧。

“你好!这里是电站美术馆。”主理人小安总是这样轻声问候来客。她是个不施粉黛的95后姑娘,有时安安静静做咖啡,有时应邀讲讲美术馆的前世今生。这里很小也很美,窗上挂着小核桃风铃,桌上放着涂鸦的鹅卵石,栎果做成了工艺品。

两年前,美术馆还是一处废弃的变电站,小安也在70公里之外的中心城区工作。一次返乡探亲,她发现村里多了一群很有文艺范儿的年轻人,他们是北京服装学院的师生。这些年轻人踏遍了山沟,还时常和村民聊聊天,在图纸上写写画画,为变电站设计改造方案。

去年,电站美术馆办了30多场展览,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分会场。小安做主理人,能兼顾工作和陪伴家人,光是代卖特产的营业额就超30万元。

离开电站美术馆一路向北,穿过鱼子山、桃棚两个村子,大约8.6公里后就是4A级景区京东大峡谷了。“景区最高峰时每年接待近30万人次游客,这条山谷是必经之路。但由于文旅供给不足,游客匆匆而过,留不下来。”山东庄镇党委书记袁莹莹告诉记者,近年来鱼子山—桃棚沟域开展了VEP(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创新实践,让生态资源资产化,并以设计赋能,实现资产增值。

好山好水是“两山”转化的基础。去年,镇里疏浚了12公里河道,清理环境点位9500余处,有效维护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功能。如今,鱼子山—桃棚沟域的森林覆盖率达73.5%,PM2.5从37微克/立方米降低到了27.6微克/立方米。

好生态如何增值?山东庄镇的路径是设计赋能,打造“与子·山谷”公共文化品牌,让山村变得更时尚、更具设计感。如今再看这条沟谷,两侧星星点点分布着几十家精品民宿、咖啡馆和酒吧,还有革命纪念馆、采摘园、餐厅,文旅要素非常齐全,而且家家有艺术范儿,有设计感。像小安一样返乡的创客已经有100多名,带动本地就业500多人。

设计赋能乡村,这样的思路并非无源之水。沟谷最北端,开业五年的“也行”咖啡馆已经给出了答案。

沿山路北行,急转进一个山谷,“也行”咖啡馆就到了。碎石铺好的院子里,一株大树刚生出嫩绿新叶,屋檐有茅草自然垂落,一切是那么精心,又是那么随性。这几年,京郊村咖已多如繁星,“也行”却一直占据评价网站前三名。“今天下雪了,坐在窗边喝咖啡,能看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画面。”一位游客在留言本上写道——可以看出,设计感给顾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情绪价值。

绿水青山和乡村艺术互相赋能,给创客们带来了收益。以“也行”为代表的4家村咖,2024年营收达到了400万元,测算显示,生态价值使品牌溢价达到了180%,复购率也比普通咖啡店高60%。

如今,逛山沟像是逛艺术展,与子山隐咖啡馆、大易家民宿、村民创造力教室等,都是知名的打卡点。附近3个村集体年均增收1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7%。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朱松梅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