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平义分村探索发展产销一体模式,融合农村一二三产,实现金色麦穗与市场脉搏同频共振,以全链条思维重构传统种植产业,构建“田间连车间、粮仓通钱仓”的现代农业闭环,让土地的价值在产业链延伸中翻涌成实实在在的致富浪潮!
科技赋能 绘就高产示范新画卷
科技创新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平义分村的王志明相信用好科技才能出高产,一是选用优质品种,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支持下,种植“中麦886”等高产强筋优质小麦品种,用于产后面粉加工。二是全面硬件武装,引进动力驱动耙播种机等先进装备,卷盘式喷灌机、水肥一体化装置一应俱全,无人机撒肥打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近几年,现代化装备累计投入200余万元,传统农业走向智能化、精细化和现代化。三是专家全程指导,市农业技推术广站多次组织中国农业大学等行业专家来到平义分村现场查看苗情,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小麦起身期该如何管理?王志明拍了几张田间长势照片发给了周吉红推广研究员,周老师把近期浇水施肥和“一喷三防”关键技术要点细心嘱咐,又把刚刚发布的《北京市小麦起身期管理意见》转发给了王志明,有了专家护航,丰产更有信心。
循环农业 打造绿色高效新标杆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资源高效集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平义分村聚焦的发展目标。一是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养殖产业,鸡肉、鸡蛋销售带动增收,鸡粪再利用,同时与周边养牛场对接,牛粪鸡粪发酵后用于农业生产,玉米收获后可用于养殖,实现种养循环。二是变废为宝生态农业,秸秆、杂草和树枝等农林废弃物,成为了平义分村不可多得的“宝贝”,村里购置了专门的处理机器,每年可处理1万余吨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直接撒到田间,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地力水平。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平义分村已获批绿色生产基地,为本村农产品生产又增加了特色亮点。
拓展销路 延伸增收致富新模式
平义分村实现产销一体,延伸价值链赋能增收,打破传统农业“重生产、轻市场”的瓶颈,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大学毕业后回村创业的王敬宣主要负责农产品的销售,年轻人的加入为传统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一是打造面粉品牌,投建桥梓达明面粉厂,利用低温石磨工艺,保持面粉原始麦香,800平方米的石磨面粉加工车间,每小时可加工1600斤面粉,塑造“桥梓达明面粉”品牌,通过面粉加工,较粮食直接销售可增值一倍。二是多样化销路,线上线下结合,面粉进入主播直播间,利用小红书、公众号等现代媒体,提高销量和影响力。王敬宣最近又去参加了AI培训,将来准备利用AI技术助力农产品销售,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碰撞出新的火花。预计较传统销售增值50%。三是民宿带动产业发展,利用本村民宿积累面粉稳定客源,组织磨面主题的游学活动,利用面粉烘焙吸引年轻人。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挖掘增值空间。
千亩小麦产销一体的故事还在继续,为了促进粮食产业增收提效,北京市积极探索特色优质麦、订单农业和籽种繁育等多种模式,持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以创新为犁,以品质为种,让每一颗麦粒都焕发产业活力,让土地生金,让农业有奔头!(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