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京企“黑灯实验室”解放科学家双手

2025-04-22 06:37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京企“黑灯实验室”解放科学家双手

即便关着灯,机器人也可以不间断地完成大量重复性强或危险性高的实验环节,为科研人员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开展创新攻关。这样的“黑灯实验室”在本市多家企业的研发场景中发挥作用。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里空无一人,上千份待检测样本“自觉”排队接受检测。从搬运实验耗材到实验样本精细分装,再到检测后的有序入库,全程都由机器人经手,无需科研人员干预。

“这个‘全自动无人化黑灯实验室’仅需1位巡检实验人员,即可确保实验顺畅进行。”作为该实验室的建设方之一,华大智造的商务拓展负责人高爽直言,“常规实验室完成这些工作,通常需要20位实验员协作。”

这是国内首个全流程自动化队列研究支撑体系,顺利运转超过1年。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数千份样本中的基因组学方向研究工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目前,实验室的攻关任务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脑科学相关药物研发。“我们的超低温自动化生物样本库能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支撑100万份样品的长时间安全存储。”高爽说,传统实验室的样品保存主要依赖低温冰箱,存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样本反复融冻。在大量库存中快速、准确获取所需样本,能有效避免这种问题发生。

类似的“黑灯实验室”正在多家北京企业落地。金鹏达科技公司就搭建起智能实验平台。该公司创始人王玉忠以毒品检测举例,传统检测流程需要技术人员5小时全程值守,“黑灯实验室”依托数字孪生与智能调度系统,将检测时间压缩至75分钟,而且实现了昼夜不停工。

重复性的实验任务少了,科研人员就能更专心地投入创新攻关。王玉忠说,随着“5G+边缘计算”技术的融入,智能实验平台拥有了根据实时数据自主调整实验参数的能力,正在实现“科学家设计思想,实验室自主执行”的新模式。(记者 刘苏雅)

责任编辑:黄铎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