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北京日报客户端刊发《够悬的!白云路又现自行车“卡路里”》一文。报道刊发后,市交通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开展调查核实,并于当天对反映问题伸缩缝进行处理,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报道中所提及桥梁为白云路跨河桥,位于白云路,桥梁全长56米,宽41米。桥梁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东桥、主桥、西桥,南北两侧桥头各设置一道D60型伸缩缝。报道反映的伸缩缝为主桥南侧伸缩缝,是为满足桥梁结构受温度影响伸缩形变设置,设计最大缝宽为6厘米,运行状态良好。
伸缩缝是桥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为满足桥梁结构受温度影响热胀冷缩、正常伸缩形变设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规定:“伸缩装置应平整、直顺、伸缩自如,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有堵塞时应及时清除。”伸缩缝如有堵塞,将影响桥梁正常伸缩变形,严重时会产生较大的梁体应力,对桥梁结构产生较大损伤,严重影响桥梁运行安全。
伴随近年市民非机动车出行比例的日益增加,市交通委关注到部分位于道路路口的桥梁伸缩缝对市民非机动车出行带来一定不便,针对此类现象,市交通委对市管城市桥梁进行全面排查,加强精细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通行安全性及舒适度。
在定慧桥外环辅路北跨河桥,由于非机动车行进路线与桥梁伸缩缝角度较小,易出现非机动车轮卡入伸缩缝情况。为保证市民通行安全,市交通委于2024年4月组织采用填充柔性胶方式,临时对该伸缩缝进行封闭。后组织相关设计、厂家和业内专家开展此类缝隙填充材料专题研究,最终采用一种黑色弹性防水密封胶对伸缩缝进行填充,同时尽量保持伸缩缝外观与施工前一致。该填充材料具备良好的抗震、抗裂、防水、防老化和伸缩性能,在满足桥梁结构和伸缩缝正常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具备一定机械强度,防止非机动车轮陷入。经连续跟踪观测,目前运行情况较好。
经排查,雍和宫跨河桥、陶然立交西跨河桥等20座市管桥梁易出现非机动车轮陷入伸缩缝情况,交通委将上述桥梁列入小修计划,今年3月起已分批开展填充施工作业,目前已完成定慧桥外环辅路北跨河桥、木樨地南、北辅路跨河桥等5座桥梁伸缩缝处理工作,计划于5月中旬前完成全部易卡车轮伸缩缝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