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20余项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将铺开

2025-05-07 06:3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20余项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将铺开

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还将提速。昨天(6日),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会议部署了7个方面、20余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年度重点任务。

2025年,本市将持续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基础研究投入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例进一步提升,调整中关村示范区新一轮空间布局。

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

2025年,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依旧是科技创新的发力重点。本市将打造一批“特色强、小而精”的市级重点实验室,深化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持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聚焦新领域、新赛道,本市也进行了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将深入实施,做好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千行百业的推广,打造行业大模型标杆性应用试点,并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人工智能核心产值规模在今年年内突破5000亿元,增长超过40%。已升级为国家区块链主链的“长安链”,本年度将进一步夯实主链地位,并将建立光计算产业全国化生态链。

在前沿领域推动底层技术创新方面,很多今年的规划已经具体到项目。一批原创性成果和标志性技术产品有望问世。例如,本市将瞄准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网络方向,产出1至2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在6G领域形成不少于5项原创性成果;谋划太空算力星座重大工程等。

打造一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

当前,中关村24项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已全部落地,其中有21项措施在示范区全域乃至全国范围推广。由此带来的是,科技成果提速转化成生产力。“我们背靠中关村示范区的科创沃土,真切地享受到了福利。”微纳星空副总经理程楠说,在政策转化落地、梯度培育机制建设、人才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企业得到了很多贴心服务,“立足北京、立足中关村,我们非常有信心在高端卫星制造领域持续取得突破!”

2025年,北京计划推动中关村示范区新一轮空间布局调整,新打造不少于10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

同时,“一区”承接“三城”科技成果将不少于600项,更多“北京技术”有机会加速落地转化。“三城一区”发展各有侧重:中关村科学城将统筹南北区均衡发展,并实施东区城市更新改造;怀柔科学城将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区和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将打造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

自主培养一批科创人才

北京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已连续两年排名全球创新城市首位。本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将集聚战略科技人才,强化人才自主培养,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面向北京未来产业发展,我们将培养卓越创新人才,努力构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何明说,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该校将紧抓新校区建设机遇,加快材料循环低碳再生、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着力打造基础学科、战略急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协同发力的新格局。

2025年,本市将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推动在京“双一流”建设高校围绕科技创新需求,加强基础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支持市属高校新增相关学科的硕士点。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也将在京布局建设。(记者 刘苏雅)

责任编辑:黄铎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