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家长轻信“学托”择校谎言,导致孩子延迟一年入学

2025-05-07 21:30 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标题:家长轻信“学托”择校谎言,导致孩子延迟一年入学

又到一年入学报名季,孩子的教育问题牵动着家长的心。在择校热潮中,一些看似“捷径”的承诺实则暗藏风险。

记者从北京市房山区检察院了解到一起“学托”诈骗案,受害家长不仅被骗走6万多元,还导致孩子错过了入学审核时间,孩子无奈只能延迟到第二年入学。检察官提示,通过正规渠道入学,不仅是对规则的尊重,更是对孩子未来的负责。

2023年5月,叶某的女儿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按照教委统一协调,本应入学A小学,但叶某希望女儿能进入B小学,于是四处托人找关系。经人介绍,叶某结识了自称“人脉广、有关系”的任某。任某信誓旦旦地承诺能帮其女儿入读B小学,并以“打点关系”为由,在7月到9月期间,先后向叶某索要了6.2万元。然而,随着开学临近,入学事宜却毫无进展。当教委通知叶某尽快签署A小学入学确认书时,任某仍阻拦叶某,坚称“事情能办成,不会耽误”。

直至开学,叶某的女儿既未获得B小学学籍,也错过了A小学的入学审核期限,而此时任某已失联。叶某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任某到案后对其诈骗事实供认不讳并坦言,“我都不记得当时说的是哪个学校,我本来就没有能力办事,就是想骗钱。”虽然任某全额退赔了骗取叶某的款项,然而,受任某误导,叶某未及时签署入学确认书,导致孩子错过了入学审核时间,孩子无奈只能延迟至第二年入学。

房山区检察院审查认为,任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检察机关以诈骗罪对任某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判处任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提醒:

入学报名季往往是不法分子利用家长焦虑心理实施诈骗的高发期。检察官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子女入学务必通过教育部门或学校官方公布的正规渠道办理,切勿轻信所谓“内部指标”“优先录取”等虚假承诺,这些说辞往往都是诈骗陷阱。若不慎遭遇诈骗,请立即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及时报警处理。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张宇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