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五周年之际,海淀区花园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5月14日下午深入知春路17号院等社区,以“执法 + 普法”模式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检查,推动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执法人员现场查看四色垃圾桶站设置、志愿值守情况,重点检查厨余垃圾密闭管理、桶站卫生消杀等细节,提示工作人员 “夏季需加强蚊虫防控,非投放时段关闭厨余桶盖”。针对居民投放环节,执法队员现场讲解水银温度计等特殊垃圾的分类要点,并走访大件垃圾存放点,要求物业确保装修垃圾投放渠道畅通。
在辖区密闭式清洁站,执法队核对清运台账,强调 “发现混装混运必须拒收并上报”,同时督促社区落实 “社区专员 + 党员报到” 机制,强化分类宣传与桶站管理。据介绍,海淀区城管执法部门近期聚焦桶站建设、台账管理等关键环节,已实现 “先分类后清运” 全流程监管。
“下一步将深化‘城管进社区’机制,把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做细做实。” 海淀区城管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总结五年分类工作经验,推动社区分类常态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