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是演艺艺术中的明珠,未来,北京南部将有一座顶级杂技场馆。6月5日,新京报记者探访了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项目,这也是北京首个专业杂技演出剧场。
据北京建工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宋朋介绍,近日,经过持续8小时的提升施工,中国杂技艺术中心1950座大型剧场最后一层重达7吨的吊挂楼层结构被顺利送上挑高18米的剧场顶端,标志着中国杂技艺术中心钢结构施工全面完成,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宋朋介绍,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项目是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重点举措。项目建设用地呈L形,建筑总面积约6.2万平方米,包括1950座的大型剧场、800座的曲剧场、300座的多功能厅等功能区域,具备大型杂技演出、曲剧演出、发布会等功能。“此次完成钢结构施工的1950座大型剧场是中国杂技艺术中心项目中最具特色、施工难度最大的单体建筑。”宋朋说,工程造型独具特色,球状外观,双曲面UHPC波浪形造型板,呈现出作为北京首个专业杂技演出剧场的鲜明功能特点。
记者了解到,剧场的演出空间基于杂技节目表演的特点和需求规划设计,拥有26米的极高挑高,舞台空间形态、观众席座椅独特的位置关系,让剧场拥有比常规歌舞剧场表演舞台更强的沉浸感、现场感和视觉张力。在“量身服务”杂技表演的同时,剧场还将满足大型音乐会、演唱会、产品发布会、电竞比赛等多功能使用需求,打造京南地区展演文化建筑新标杆。
特殊造型的剧场和炫酷的应用图景是无数复杂建筑功能的驱动。如何实现建筑功能?
北京建工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项目技术总监涂尊敬介绍,为了更高效地实现演职人员移动与大型布景切换,大型剧场设置了与特色演出类型相匹配的专属轨道飞行器装置、多种类型的机械式升降舞台。而承载这些设施的是藏在剧场后舞台、主舞台内部的机房层等10层钢结构吊挂结构。这些结构包含2000多根杆件、300多根长达18米的长吊杆,要让这些吊挂层落到指定位置,需要如杂技表演般实现高难度和精巧性的平衡。“每根杆件都有屋盖结构的对应点位,提升到位时,杆件头和屋盖结构的对应点位要精确咬合,像从超远距离将缝合的线头‘纫’进针眼里。”涂尊敬解释。涂尊敬说,在施工前,他们采用自主专利技术对吊挂楼层钢结构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迭代计算,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采用了自有隔楼层手动提升施工工法技术。
北京建工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项目主管生产副经理邓贯宇介绍,大型剧场钢结构吊挂层的就位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全面完成钢结构施工任务,进入装饰装修阶段。按照计划,项目6月底外墙封围,年底外檐亮相。(记者 曹晶瑞)
6月5日,俯看中国杂技艺术中心项目施工现场。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