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京津冀晋蒙五地档案馆共同举办展览

2025-06-10 01:31 新京报

原标题:京津冀晋蒙五地档案馆共同举办展览,精选1500余件档案、资料等

华北地区抗战档案首次集中展示      

昨日(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日,北京市档案馆“请听档案说”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从6月9日至13日,18项活动邀请市民共赴一场档案文化之约。

昨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华北五地档案馆共同推出的“胜利烽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京津冀晋蒙档案史料展”开展,精选1500余件档案、资料等,再现抗战时期华北军民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  

6月9日,北京市档案馆,市民在参观“胜利烽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京津冀晋蒙档案史料展”。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76件中央档案馆馆藏档案首次公开展出

“胜利烽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京津冀晋蒙档案史料展”精选1500余件档案、资料等,分为“华北危急 救亡图存”“卢沟醒狮 全民族抗战”“罪行累累 铁证如山”“不屈斗争 伟大胜利”“抗战群英 万古流芳”五个部分,再现了抗战时期华北军民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

策展人、北京市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处长王贞介绍,这是华北地区抗战档案首次集中展示,其中,中央档案馆珍藏的76件档案是首次公开展出。

步入展览的第一单元,一幅长城抗战示意图刻画了中日在山海关附近的激烈交战。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在长城抗战时,挥手写下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抗战宣言,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素材之一,就来自古北口长城抗战。

1932年2月7日,北平市抗日团体联合会关于一·二八事变告市民书体现出当时抗日形势的严峻性:“我们的上海,又被日本帝国主义用大炮飞机进攻了,又不知多少劳苦大众的血在其中牺牲了……”

北平邮区全体同人抗日救国会的一份简章中写道:“本会每月所收会费,除用为本会往常费外,余款均作救国储金。”据介绍,当时的北平邮区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把救国思想传到家家户户,还呼吁老百姓都使用国货来抵制日货。

手书、调查表等展示历史的真实细节

一封藏于白塔寺的北平市民罗德俊手书,记录了一位普通民众的忧国之心、愤慨之心,提醒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手书上写:“今年重修此塔,适值中日战争,六月二十九日,日军即占领北京,从此战争风云弥满全国,飞机大炮到处轰炸,生灵涂炭莫此为甚。枪杀奸掠无所不至,兵民死难者不可胜计。数月之中而日本竟占领华北数省,现战事仍在激烈之中,战事何时终了尚不可能预料,国家兴亡难以断定,登古塔追古忆今,而生感焉,略述数语以告后人,作为永久纪念。”

展览上一面特别的“档案墙”用真实的数字和细节还原了当时日军对于劳苦大众的压迫。王贞介绍,这一张张调查表来自抗战胜利后官方组织的抗战损失调查,控诉日军没收平民财产、对平民施以酷刑、拘留人民予以不人道待遇等罪行。

展览还展出《八路军军人必读》。从目录中可以看到,书里设置24门课程,从“我们是什么人”到“共产主义”,由浅入深,对战士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在一份份档案中,历史的细节得以还原。“前期我们对档案进行选择时,既有官方公文或众所周知的档案图片,也有沦陷区日军拍摄的图片,触目惊心,档案所记录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历史的真实细节。”王贞表示。

6月9日,北京市档案馆,市民在观展。

■ 链接

向公众展示档案保管方式和档案修复用具

6月9日至13日,北京市档案馆将透过通电玻璃展示库区部分重大活动实物及文书、书画、服装等各类档案的保管方式,社会公众能够身临其境了解档案日常管理的实际场景。同时,展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馆藏诰命仿真复制件和老北京照片复制件,让社会公众近距离感受珍贵档案,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和老北京城市人文风貌。

6月9日至13日将集中展示近年来征集的抗战、抗美援朝等时期部分勋章、纪念章等实物档案,通过红色档案资源展示,深刻再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将展示档案修复用具和仿真复制成果,现场开展档案托裱体验、仿宋砑花笺纸制作活动,为预约公众提供照片数字化修复服务。

现场还将推出漆扇制作、京西皮影、口技、竖琴演奏等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度,让观众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出《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等抗战题材免费观影活动,推动文化惠民,厚植爱国情怀。

京津冀民生档案共享利用平台上线

6月9日起,京津冀民生档案共享利用平台上线试运行。该平台由北京市档案局馆牵头搭建,三地联动资源共享,实现京津冀民生档案“跨馆查阅、异地出证”,为三地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档案服务。该平台是全国首个跨省域数据集中式民生档案查询利用平台,可实现三地46家省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共享利用,在此基础上将逐步向区县级档案馆延伸拓展,不断丰富共享利用的民生档案门类。

北京市档案馆与16家区级档案馆在已有婚姻登记、招工、调动、独生子女、学籍、再生育子女审批等13种门类基础上,自6月9日起,新增学生名册、收养两类民生档案,跨馆利用的档案门类达到15种,持续拓展档案资源共享服务内容。

集中开放一批档案 共2万余件

每年国际档案日期间,北京市档案馆都会面向社会集中开放一批馆藏档案,受到公众普遍欢迎。

今年,北京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面向社会开放15个全宗共2万余件档案。其中包含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987年至1999年的档案663件,北京市劳动局1949年至1966年的档案917件,北京市人事局1984年至1999年的档案263件,北京市统计局1955年至1976年的档案73件,北京市第二轻工业总公司1966年至1988年的档案1534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958年至2005年的档案5182件,北京市新闻出版局1949年至1956年的档案209件,北京东安市场1945年至1991年的档案5269件等。

亮点包括《廖默沙同志谈报纸工作材料》《北京市东安市场1945年市场蓝图》《北京无线电仪器厂关于遥控装置工作频率的申请及仪器二厂设计所的测试报告》《1998年致公党关于北京停车场问题的调查报告》等。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展圣洁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