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北京市大兴区城管执法局一场“沉浸式”燃气安全培训引发关注。在“现场教学+实战演练”的创新模式下,20余位一线执法人员深入燃气操作间,将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深度融合。这场看似普通的培训,实则是城市安全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 转变的生动缩影,折射出基层治理在新时代的探索与突破。
燃气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一头关系城市运行的稳定有序。近年来,因燃气管道老化、违规操作等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暴露出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大兴区的 “沉浸式”培训直击痛点,专家结合真实场景拆解燃气安全规范,从管道承重标准到排风系统设计,从隐患识别技巧到应急处置流程,每一个细节都以实操形式呈现。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培训方式,打破传统“填鸭式”教育的局限,让执法人员真正将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纸上谈兵”到“实战练兵”,培训模式的创新不仅提升执法队伍的专业素养,更推动城市治理思维的转变。以往,燃气安全监管多依赖事后检查与整改,而此次培训通过“理论-实践-反馈”的闭环设计,将安全防线前移至风险防控阶段。当执法人员能够精准识别燃气软管老化、独立排风缺失等潜在隐患时,城市燃气安全的“免疫系统”也随之增强。这种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转变,正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值得关注的是,培训现场的互动与答疑环节,构建一个动态的知识更新平台。执法人员提出的“老旧小区燃气安检难点”“商户合规整改标准”等问题,不仅推动专家针对性输出解决方案,更促进基层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碰撞。这种双向交流机制,让培训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成为凝聚多方智慧、破解治理难题的重要渠道。
安全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协同发力。而联合社区开展多形式宣教活动,正是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的积极尝试。当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与市民安全意识普及形成合力,燃气安全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全覆盖、无死角”。
从“沉浸式”培训到长效治理,大兴区的实践为城市燃气安全管理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它证明,只有以创新思维打破固有模式,以务实举措夯实安全根基,才能筑牢城市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