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淄博琉璃艺术展亮相国博,180余件展品展现琉璃传统工艺传承

2025-06-11 20:15 新京报

来源标题:淄博琉璃艺术展亮相国博,180余件展品展现琉璃传统工艺传承

6月1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6月1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开幕。图为嘉宾在观看琉璃凤冠。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展览以淄博琉璃为窗口,分“肇兴千年”“幻彩永驻”“璆琳佳器”三个单元,通过180余件(套)古今琉璃佳品讲述中国古代琉璃艺术的诞生发展,中国传统琉璃制作技艺的精妙绝伦和设计加工的匠心独运,以及新时代淄博琉璃匠人的传承创新,展现中国琉璃传统工艺的赓续传承与当代转化。

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制品出现于四千年前的两河流域,我国最早的玻璃器制品大致出现于西周。战国至汉代,琉璃工艺发展出融合中西的“蜻蜓眼”和仿玉制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我国琉璃制品在西方玻璃的影响下更加多元化,造型和色彩更为丰富,至隋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展览第一单元简要梳理中国古代琉璃发展历史,追溯琉璃制作技艺悠久的历史根脉。

《颜山杂记》记载,“琉璃者,石以为质,硝以和之……非铜铁丹铅则不精,三合而后生……”展览第二单元重点展出了通过吹制、脱蜡等热成型工艺及内画、雕刻等冷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绚丽多彩的琉璃艺术品。透过它们,观众得以窥见东方美学的色谱如何在火与土的淬炼中历久弥新。

灯工技艺是琉璃热成型工艺之一,利用琉璃的热塑性和可熔性特点,以多彩的料条为原料,通过加热、塑形、粘接等创作出美轮美奂的琉璃艺术品。第三单元中,《十二花神系列》《蝴蝶灵蛇花冠》等灯工琉璃作品展现出创作者对造型美学的极致把控,每件作品都凝结着“火中取艺”的惊险与诗意。

观展提示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6、南7展厅

时间:6月10日12:00对公众展出,展期2个月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