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卖房的杨女士遇到了一位“天使买家”,不嫌弃自家房屋的户型,还急着付全款。明明察觉到对方诸多反常,可杨女士始终不愿放弃这位买家,直至被反诈民警及时劝阻,才醒悟过来,所幸没造成经济损失。
家住北京石景山的杨女士有套闲置住房想出售,在中介挂了两三个月都没卖出去,她就在社交平台发布售房帖拓展客源。因房子户型不方正,很多人打听之后便没了下文,只有一位买家例外。
杨女士回忆,这位买家私信说自己离异带着孩子,在深圳金融机构上班,过段时间要带着母亲和孩子到北京生活。杨女士的房子符合他的需求,想全款购房。
过几天,这位买家又联系杨女士求助,自称在工作中发现了系统漏洞,能在国际金属交易中赚钱。他本想让母亲帮助自己操作交易,但母亲年岁大、学不会,希望杨女士能帮忙。此时,杨女士接到反诈中心的劝阻电话,称这个买家的社交平台账号有诈骗嫌疑,提醒她不要轻信。
杨女士一时犹豫,民警劝告她,这是针对卖房人的诈骗套路——取得卖房人信任后,骗子会假装发现生财之道,请卖房人帮忙操作,拉卖房人一起投资,实施诈骗。
杨女士回忆,在接触过程中,自己已经发现买家的诸多反常:他不仅不挑拣房子户型,反而表现得全盘满意;他自称因工作原因不方便用手机,只让自己通过网页版微博与他联系……“即便疑点重重,我却还是不愿意醒,不想放弃这样难得的‘天使买家’。”
杨女士总结了经验教训: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易被骗子利用;陌生人主动透露个人身份信息甚至详述婚姻家庭情况实属反常;一旦察觉可疑之处,应果断中断交流,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必要时向警方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