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三夏“丰”景|京郊夏玉米高产稳产技术指南

2025-06-17 11:33 千龙网

京郊大地即将迎来繁忙的“三夏”。夏玉米作为本市重要的秋粮作物,是保障首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一环。然而,夏玉米生产面临农时紧张、高温干旱、病虫害多发等多重挑战,对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推动北京市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针对北京地区气候特点,结合夏玉米生长规律,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以“抢时、抢墒、适量、适深”为重点的保全苗技术,并结合水肥运筹、综合防控、化控防倒、防灾减损、适时收获等关键技术,为广大种植户和农技人员提供精准、实用、可操作的技术方案,助力大家种好管好夏玉米,筑牢京畿粮仓根基。

优选品种

根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北京市玉米新品种推介名录》,推荐NK815、纪元168、MC888、京农玉658、京农科728、YF3240等籽粒玉米品种和京科青贮932等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生产中应选购发芽率≥93%的包衣种子。针对地下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应进行二次包衣处理。

前茬处理

前茬小麦收获时建议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联合收割机,要求小麦留茬≤20厘米,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切断长度合格率≥95%,抛撒不均匀率≤20%,漏切率≤1.5%。为提高播种质量,有条件的建议再粉碎灭茬一遍。

贴茬直播

提高播种质量,实现一播全苗。一是抢时播种。小麦收获后及时抢种,争取6月25日前完成;二是抢墒播种。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60%贴茬直播玉米,若土壤墒情不足(土壤相对含水量小于60%),应在播后及时补浇“蒙头水”促出苗。三是适量播种。以密度定播量,采用精量播种的种子粒数应比确定的适宜留苗密度多5%~10%。籽粒玉米一般每亩保苗4500~5000株,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高产田可适当增加密度至5500株/亩以上。青贮玉米每亩保苗5000株以上。四是适深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做好种、肥隔离。推荐使用安装高精度卫星导航、播种监测等智能终端的农机,以实现高质量机播作业。

水肥运筹

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可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采用缓释肥一次性底深施技术,推荐采用缓释肥料28-8-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要求缓释养分量≥8%,每亩用肥35千~45千克,施肥深度8~10厘米,种肥隔离大于4厘米。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块,可采取“一底一追”方式,其中1/3氮肥和全部磷钾肥、微肥作为底肥在播种时侧深施,其余2/3氮肥于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溉施入。规模种植的高产地块推荐采用浅埋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籽粒灌浆期等需肥关键期精准灌溉施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综合防控

针对田间杂草,可在播后苗前选用精异丙甲草胺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叶面喷药防治,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可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及其混剂进行喷雾,鲜食玉米使用苯唑草酮悬浮剂进行苗后除草。针对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主要虫害,可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理化措施防治,或使用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赤眼蜂等生物天敌进行防治,鲜食玉米尽量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害虫。中后期可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一喷多促”作业,通过一次喷施防治玉米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并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籽粒灌浆。

化控防倒

对于种植密度偏大、生长过旺的玉米群体或位于风口发生倒伏风险较大的地块,可在玉米6~8展叶喷施吨田宝、胺鲜·乙烯利等玉米化控剂,适度控制株高和穗位高度,改善群体结构,预防倒伏发生。

防灾减损

加强灾害天气的监测预警,对夏伏旱、洪涝、高温热害等灾害提早进行防范,采取辅助措施预防或减轻损失。对于干旱和强降雨,旱浇涝排,保障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籽粒灌浆。针对高温热害,可通过及时灌溉以及在叶面喷施微肥等措施进行防御。如抽雄散粉期遇高温热害或阴雨寡照,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或无人机低飞辅助散粉等方式提高结实率。

适时收获

在不影响下茬作物适期播种的情况下,籽粒玉米应适当增加灌浆天数,以充分挖掘光热资源和品种的产量潜力。收获可采用机收果穗或机收籽粒两种方式,其中机收籽粒需要玉米籽粒水分降至25%以下,否则易造成籽粒破损率高,影响收获质量和销售。青贮玉米最佳收获期为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乳线处于1/2至2/3时收获为宜。

图片 1

图片 2

安全贮藏

选择籽粒贮藏的方式,籽粒收获后应充分曝晒或烘干处理,入库前籽粒含水量控制在14%以下方可安全储藏。要按品质分类储存,避免因混收、混储降低粮食等级,造成经济损失。选择果穗贮藏的方式,应注意离地、通风和防水。(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兰宏亮 岳焕芳 孙思伟 毛思帅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