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三农科普|夏季黄颡鱼两大病害防控指南

2025-06-25 15:29 千龙网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黄腊丁、嘎呀子等。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无肌间刺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和杯状病毒病等病害频发,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此,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专家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黄颡鱼主要病害防控技术指南,供有需要的养殖户参考。

黄颡鱼链球菌病

发病症状:异常的螺旋状旋转游泳,在水面作头向上或者尾向上的转圈游动;部分鱼眼眶周围和眼球内出血,眼球混浊,眼球突出等症状;皮肤、粘膜和嘴、吻、鳃盖、鳍基呈显著的发红或点状出血。

图片 1

眼球混浊

防控方法:该病的发生与水温高、养殖密度大及投饵量大等因素密切相关。发病鱼塘要减少投喂,开足增氧机,及时检测,确诊病原,并选用敏感抗菌渔药,在发病的早期及时应用,并注意休药期。

黄颡鱼杯状病毒病

发病症状:病鱼沿池塘边缓游、体表皮肤斑块状脱落、头部和腹部充血、肛门红肿、鳃丝出血。

图片 2

口腔出血

防控方法:加强苗种管理,在引购外来苗种时,进行该病病原检测;加强日常管理,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保持水质稳定,使用优质配合饲料,定期投喂免疫调节剂,提高鱼体抗病力;一旦发病,减少(或停止)投喂,不要大换水,不滥用消毒剂和杀寄生虫等药物,延长增氧机使用时间,及时捞出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传播。(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作者: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