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暑运开启,乘坐境内航班的旅客需要注意,按照民航局规定,无3C标识或标识不清、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不能携带上飞机。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可为旅客提供7日内充电宝暂存服务。
民航关于充电宝的相关规定实施后,近期,有不少公众关心,铁路、地铁等交通出行方式是否也调整了充电宝携带规定。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铁路部门对于旅客携带充电宝进站乘车的要求是充电宝“标志清晰”,同时单块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 h(大约27000m Ah的容量)。铁路部门也并未出台对充电宝的额外安检要求,不会因为充电宝为某品牌或没有3C标识而禁止旅客携带乘车。
各地地铁对充电宝的要求则并不一致,例如北京市轨道交通没有相应的充电宝禁限带要求。
7月1日,大兴机场,航站楼内设置的充电宝提示牌和检查台。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机场 多个旅客密集点位设置充电宝检查台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大兴机场航站楼,在国内安检区外,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很多彩色的提示牌,上面写着“充电宝自查三步曲”“没有3C真不OK”。提示牌上不仅有民航局的具体规定,还有二维码,旅客扫码可自查被召回充电宝的批次信息、何为3C认证。
此外,航站楼多个旅客密集点位都设置了充电宝检查台。航站楼内的广播循环播放着充电宝新规,提醒乘坐境内航班的旅客提前检查充电宝。
记者注意到,尽管新规已执行多日,仍有旅客的充电宝不符合乘坐境内航班的要求。对此,大兴机场、首都机场为旅客提供了快递及暂存服务。
在大兴机场三层国内安检区外的京东快递点,快递小哥解答旅客关于充电宝快递的问题,“您扫码下单,费用到付。暂存免费,但您得7天内回来取,超过7天按自弃处理。”这里有两个快递点,中午时,记者从其中一个快递点了解到,上午暂存的充电宝已放满一个置物筐,记者采访时,另一个置物筐内还有十多个暂存的充电宝。在办理暂存时,快递小哥仔细查验充电宝外观,“有鼓包、外观有破损的充电宝不能暂存。”
办理充电宝暂存时,旅客需填写暂存物品信息、旅客手机电话、暂存物品数量等,随后工作人员将“暂存物品收据”中的黄色联交给旅客,白色联捆在充电宝上。7日内,旅客可打电话预约取件时间,在失物招领处取回充电宝。
首都机场客服人员介绍,航站楼国内安检区外有暂存点,建议旅客出发前提前检查充电宝,携带符合要求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铁路 充电宝单块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
根据2022年7月起施行的《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旅客携带充电宝进站乘车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标志清晰”,二是“单块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 h”。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100W h是一个能量单位,表示100瓦时的电能容量。以常见的充电宝3.7V电压为例,100W h相当于大约27000mAh(毫安时)的容量。对于这一标准来说,市场上绝大多数充电宝都符合要求。
此外,记者从铁路部门最新了解到,目前,铁路部门未出台对充电宝的额外安检要求,不会因为旅客携带的充电宝为某品牌或没有3C标识而禁止携带该充电宝进站乘车。
针对更多携带品和行李详情,旅客可以在12306网站、12306APP上自行查询,了解自己的充电宝是否符合要求,提前做好出行规划。
为方便旅客在途中给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除了携带充电宝外,在列车上也可以充电。高铁动车在列车座椅上均贴有“畅行码”,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充电位置。普速列车的充电位置可以直接询问列车工作人员。部分车站候车室设有免费手机充电站。
地铁 北京市轨道交通没有针对充电宝要求
不同于铁路、民航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统一的安检标准,地铁的安检标准由各地自主制定。记者注意到,目前,对于携带充电宝乘坐地铁的相关要求,各地也有差异。
例如,福州市、合肥市的地铁充电宝携带规定与铁路标准类似。根据上述城市的相关规定,单品锂离子电池的额定能量值不得超过100W h,同时,每位乘客最多可携带不超过2个符合要求的充电宝乘车。
广州地铁规定,乘客携带的充电宝数量不得超过5块,每块充电宝的额定容量值不得超过20000m Ah。
目前,北京地铁没有针对充电宝的安检要求,但近年来一些线路陆续上新广播提示,告知乘客乘车时如需使用充电宝为手机充电,请使用质量可靠的充电宝。此外,记者了解到,北京各地铁站内充电宝租赁设备的布设密度也在提升,可以满足市民临时充电的应急需求。
记者注意到,在地铁内充电宝起火的情况并非个案。2025年2月5日,广州地铁三号线,一名乘客背包里的充电宝突然冒烟,事件中无人受伤。2024年10月10日,上海地铁2号线车厢内,一乘客充电宝突然冒烟,在乘客协助下,车站及时应急处置,无人员受伤。
追访
二手网购平台下架“机场截获”充电宝
20元左右一个,随机发货,不能用可退……随着民航对境内航班推出新的安检规定,二手商品网站部分店铺以“机场截获”充电宝为噱头销售二手充电宝。律师表示,销售不合格充电宝,将面临最高20万元的罚款。
根据中国民航局要求,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已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规定实施后,全国各地机场在国内安检区重点查验旅客充电宝,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福州、广州等地机场推出充电宝暂存或者快递的服务。新规实施几天来,仍有不少旅客携带不合规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从网友上传到社交媒体的照片可以看到,安检区有大量旅客自弃的充电宝。
记者在二手网购平台上发现,新规实施当日及第二日,有店铺以“机场截获”为噱头销售二手充电宝。从店铺的照片来看,充电宝的外观五花八门,看不出是什么品牌,更无法获知是否有3C标识。记者询问店铺客服,这些充电宝的货源是否为旅客自弃在机场的充电宝,客服称“货源哪儿的都有”。
从价格来看,这些二手充电宝相当便宜,有的无论品牌、容量都按斤卖,大部分则是20元左右一个。店铺称,这种充电宝不保证能过机场安检、不保证品牌、不保证使用次数。
7月1日下午,记者再次登录该二手商品网站,以“机场截获”或者“二手充电宝”为关键词搜索,已经搜索不到此类店铺,之前号称“机场截获”充电宝的店铺也修改了商品说明,仅体现二手充电宝、二手货源等字样。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佳音表示,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经3C认证的移动电源不得再进行销售。擅自销售未经认证的被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未经认证的违法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货值金额2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刘佳音提醒消费者,2024年8月1日之前出厂销售的未经3C认证的充电宝,难以判断其安全性是否符合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因此,不建议消费者购买或者使用此类充电宝,特别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相应管理规定,避免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