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评估报告发布,北京居全国首位

2025-07-04 20:33 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标题: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评估报告发布,北京居全国首位

7月4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举行“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论坛现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相关课题组发布《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评估报告》,呈现出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格局。该报告显示,北京集中了大量的科技资源和创新企业,创新指数位列全国首位。

数字技术已成为重塑经济结构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也成为区域实践的热点领域。报告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要素价值、数字基础设施5个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核心指标,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现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毕娟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据其介绍,产业数字化,主要关注传统产业借助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情况。数字产业化,主要关注各地区通过发展和应用数字技术,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壮大发展情况。数字化治理,则关注各地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数字技术提升管理和治理能力情况。数据要素,关注数据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关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

从评估结果看,北京、广东等位于第一梯队,优势显著;山东、四川等位于第二梯队,发展稳健;湖南、陕西等位于第三梯队,有提升空间;内蒙古、甘肃等位于第四梯队,需不断加力。

不难看出,沿海地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指数明显高于内陆地区。报告认为,沿海地区主要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科技产业体系。此外,数字政务和数据开放政策的优势,决定了北京、上海等地数字化治理指数水平较高。数据交易市场成熟度、数字生态体系建设水平,也决定了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的数据要素指数表现出色。

再从主要经济圈对比来看,珠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指数领先,制造业和外贸发达,深圳、广州创新集群优势明显。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雄厚,人才集聚,城市协作强,数字经济产业链整合度高。京津冀地区中北京科研资源丰富,但区域发展不均衡,需加强协同和产业布局。川渝地区作为内陆经济圈新秀,区位优势明显,潜力大。

对于提升各地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水平,报告给出多项对策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5G网络、高速宽带和数据中心的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数字经济产业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能力;通过开发数字政务平台,提升行政效率和透明度,推进数据开放和共享,发展数据驱动型的创新应用。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孙杰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