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严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解限速”

2025-07-10 04:53 新京报

原标题:北京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更换大容量蓄电池、装远光灯等问题

北京严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解限速”        

昨日(9日)记者获悉,北京市场监管部门7、8月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是否存在“解限速”、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问题。此外,对于市民反映强烈的改装远光灯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查销售门店装远光灯,组织平台企业对线上销售的违规电动自行车远光灯销售链接予以清理。

严查源头改装今年已清理22处流动销售点

在查处违规改装电动自行车的实际工作中,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对电动自行车改装程度不同、使用群体不同,将改装电动自行车分为三种类型。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处副处长任宝健介绍,第一种是个别违规生产企业源头改装的车辆,“这类电动自行车实际上不是改出来的,而是出厂即超标,尺寸、重量、功率、速度都超过了标准要求。”

任宝健说,这类超标车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北京市,不在门店销售,而是流动销售。2025年以来,通过组织第三方力量暗查暗访,发现22处流动销售点位,均已通报属地清理处置。同时,会同公安部门捣毁2处仓储“黑窝点”,查扣违规车辆265辆,查扣伪造车辆号牌及行驶证29副。

同时严格目录管理。对部分摩托化、大型化电动自行车在目录申报审核阶段予以精准拦截。将抽检不合格等问题车型及时退出目录,并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老旧车型。自实施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以来,累计退出车型7005款,淘汰率97.5%。

打击改装电池、“解限速”等高风险违法行为

改装电动自行车的第二种类型是“硬改”,即改换车辆硬件,通常是更换大容量电池、大功率电机、篡改控制器等。任宝健说,这种改装最为典型的是少数发烧友花费几万元“爆改”“魔改”,极端情况下,电动自行车除了车架外都改了,改完之后车速高、危险大。

为此,市场监管部门制定了《现场执法检查指导书》,明确“查什么”“怎么查”,提升执法能力,并制定《不同风险改装加装项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指导》,按照风险等级将改装行为分为四档,明确不同的处罚额度,依法严厉打击改装电池、“解限速”等高风险违法行为。

改装电动自行车的第三种类型是“软改”,通常是车辆销售上牌后,部分违规销售门店借助解码器、手机上的APP软件等,通过蓝牙或无线网络连接电动自行车,改变车辆参数,达到解除限制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25公里/小时的目的。

任宝健表示,这种改装隐蔽性强,基层执法打击“固化证据难”。市场监管局针对性地采取了强化企业自律和宣传教育的工作措施,2025年以来,生产企业处置销售门店违规行为67起。同时实施网络销售平台常态化监测,多次约谈抖音、京东、拼多多等销售平台企业,督促其清除“解限速”教程等违规视频链接,目前已清除各违规链接8500余条。加强重点区域执法对改装远光灯开展专项整治

任宝健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大非法改装执法打击力度。将开展专项检查行动,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7、8月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销售门店是否存在“解限速”、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问题,查办、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同时,加强重点区域执法。聚焦城乡接合部、电动自行车销售一条街等重点区域,综合采取跨部门联合执法、第三方暗查、风险监测等多种措施,深挖改装线索,对发现路边流动销售的“超标车”,及时移送属地政府清理处置。

对于市民反映强烈的改装远光灯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查销售门店装远光灯,组织平台企业对线上销售的违规电动自行车远光灯销售链接予以清理,遏制远光灯改装势头。

5月25日,东三环十里河桥路口,一辆改装了黄色远光灯的电动自行车在等红绿灯。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关注

64个非机动车停放重点点位完成治理增设2.35万个车位

北京市电动自行车的骑行比例已超过了人力自行车,但电动自行车的乱行、违停问题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做好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市交通委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全力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

在顶层设计方面,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借助《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的契机,在条例中进一步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停放要求及相关法律责任,从源头上规范电动自行车的停车管理。

针对市民在自行车停放问题上的反馈意见,交通部门做好重点场所治理工作。2025年,市交通委系统分析12345“接诉即办”工单及有关舆情,针对投诉和舆情较为集中、群众满意度较低的问题点位,确定50处轨道站点及40处学医景商点位作为年度治理重点。为做好轨道站点周边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维护,市交通委组织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属地政府及共享自行车运营企业加强重点轨道站点的值守力量,做好早晚高峰期间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引导。

截至目前,64个重点点位已完成治理,累计挖潜增设停车位2.35万个,设立466处引导标识,33处学医景商点位非机动车停车场得到有效使用。

实施电动自行车上牌实名登记试点非现场执法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安监处指导科科长熊占表示,交管部门正紧盯电动自行车各类隐患,狠抓车辆登记、路面执法等关键环节,纵深开展电动自行车管理。

在强化登记管理方面,目前,北京市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网点分为两类,一类为各交通支大队非机动车登记站,另一类为社会便民服务点。“在电动自行车登记环节,已实现与市场监管目录管理系统互通互联,在全国率先要求生产企业将车辆车架号逐车录入系统,未录入车辆禁止在京登记上牌,并实施办理人身份核实比对、确保实名登记。”熊占说。

交管部门也通过加强执法,不断规范通行秩序,在重点路口和违法突出点位安排警力,加大治理力度。目前,北京交警正在试点通过非现场执法的方式管控、查处非机动车的违法问题。熊占介绍,这主要是通过在市区部分路口安装、升级非机动车交通违法高清探头,综合利用图像识别等技术,自动识别闯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通过发送违法告知短信等方式,通知当事人接受处罚。

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问题需要多方部门联动配合,交管部门也在推动联合执法管控。商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公安交管部门和属地综治力量共同执法,先后对京东秒送、物美超市、永辉超市等外卖即时配送企业站点开展整治,查扣拼改装电动自行车,对违法行为人给予高限处罚。

北京已建充电接口137.9万个每度电充电总费用维持在1元水平

为更好地服务和保障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导市民群众室外安全充电,北京市已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工作。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城管委聚焦充电设施安全建设运营,从供给侧发力保障市民群众室外安全充电。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车用能源站管理处副处长许晶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全市以满足市民充电需要为目标,以居住区为重点,累计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口137.9万个,消除空白点位421处、不足点位4409处。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制定的《新建居住项目电动自行车相关配建指标》,让住宅小区应建设多少电动自行车停车位的标准得到细化,明确0.5-0.75辆/户的停车位配建指标,推动新建改建项目同步建设充电场所和设施。

在电动自行车充电价格方面,市城管委也在以惠民理念引导居住区充电降本降费。

许晶表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充分考虑户外充电设施的公共服务属性和民生属性,将每度电充电总费用维持在1元钱水平。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裴剑飞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