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红色海淀:从“赶考”首站到精神家园

2025-07-18 19:12 千龙网

104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启航;74年前,一场“赶考”从海淀启程。作为党中央“进京赶考”的第一站,海淀区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转折,更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的重要阵地。在庆祝党的104周年华诞之际,回望海淀这片红色热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精神的灯塔。

海淀区的红色资源犹如一部立体党史教科书。香山革命纪念地静卧在苍松翠柏之间,这里曾是党中央进驻北平后的首个驻地,毛泽东在此完成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重要著作;颐和园益寿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的珍贵时刻;清华园车站旧址铭刻着“赶考”征程的第一个脚印。这些红色地标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坐标,承载着共产党人“两个务必”的清醒自觉,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我们在双清别墅前驻足,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心跳;当我们在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凝视那些革命文物,党的初心使命便以最直接的方式叩击心灵。

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海淀区充分发挥科技文化优势,创新红色教育形式。通过“数字中轴线”项目,革命历史借助VR技术重现;依托“红色海淀”云平台,珍贵文物实现数字化共享;开展“重走进京赶考路”活动,让历史场景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在某中学的思政课上,学生们通过AR技术“参与”开国大典,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海淀区以科技赋能红色文化,让革命传统焕发时代光彩,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海淀方案”。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时代前沿迈进。海淀区的实践告诉我们,红色资源不仅要保护好,更要活起来、用起来。红色基因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奋进的动力;“赶考”精神不是历史的概念,而是永恒的主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海淀的红色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让初心使命永放光芒。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站在党的104周年新起点上,我们要以海淀红色资源为镜,照见初心使命;以“赶考”精神为灯,照亮前行道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精神激发力量,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杨頔菲)

责任编辑:陈丽艳(QX000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