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清晨,在北京怀柔区碾子湾村,一场紧急救援行动展开。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与来自海淀区的增援力量在断桥处,利用树木和绳索搭建起救援通道,成功将部分被困游客疏散至外部安置点。
据怀柔区杨宋消防站副站长李陈才介绍,救援人员27日17时左右抵达现场时,通向碾子湾的桥梁已被冲毁,水流湍急,横渡河流搭建浮桥或绳桥的方案被迫暂缓。由于通信中断、物资紧缺,消防队员只能通过呼喊与对岸群众取得联系,并约定28日早上6点在原地实施搭桥计划。
28日早,水位下降到3至4米,水文条件允许下水,救援队和村民开始协力搭建桥梁。
搭桥现场一片忙碌。河对岸,村民找来切割机,将洪水冲断的树木切割成合适长度,在一端绑上绳索。随后七八个人成一排,弓着腰喊着口号,把木头一点一点推向河对岸。另一边,消防员接住被推来的木头,使劲拉着绳索,将木头往岸边拖。将木头搭在石墩后,消防员用铁丝把几根木头捆起来固定,并拉起绳索辅助通行。
经过四个小时的协作,由三根木头组成的桥梁建成。消防队员背着应急物资,手抓安全绳通过木桥。转移被困人员时,消防人员踩稳木头,抓紧安全绳,逐一护送通过。
运送来的部分物资在现场就地分发,帮助搭桥的村民坐在石墩边,吃上了面包。
当日14时许,记者从碾子湾村返程途中再次经过该桥。桥边不见村民和消防人员,但此前的三根木头已变成更齐整的四根木头,走起来十分稳当。
李陈才表示,此次成功转移300余人,其中包括200多名村民和100多名游客。应急物资持续运送,由附近村委会统一管理与分配。第一批转移的20多名游客已安全下山,其余游客暂时安置在村委会中。现场已开通卫星电话,可与外界联系报平安。
7月28日,消防员架设浮桥。
7月28日,消防员汗如雨下。
7月28日,游客带着一只小狗乘船脱困。
7月28日,汽车被大水冲毁。
7月28日,怀柔区碾子湾村,消防员用固定好绳索的大塑料盆将被困游客运送到对岸。
7月28日,消防员向碾子湾村运送水和食物。
7月28日,村民吃到消防员送来的食物。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