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密云极端天气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

2025-07-30 02:22 新京报

来源标题:密云极端天气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

7月29日14时30分,北京市解除暴雨黄色预警。目前,影响北京市的强降雨云团已移出。从7月23日8时至29日11时,全市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其中,密云区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怀柔区平均降水量229.9毫米,平谷区平均降水量347.9毫米。

市水务局与市气象局7月29日17时联合降级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

7月29日,密云区佛山东路,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路面。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分析1

本轮降水持续7天山区短时雨强大

据“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9日14时30分,北京市解除暴雨黄色预警。气象部门介绍,7月23日以来本市持续出现强降雨,回顾这场降雨“持久战”,本轮降水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自7月23日以来,本次过程已持续7天。前年,北京“23·7”极端强降水过程持续83小时,本次降水截至7月29日11时已持续147小时。

二是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山区,尤其是北部山区。从7月23日8时至29日11时,全市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其中,密云区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怀柔区平均降水量229.9毫米,平谷区平均降水量347.9毫米。

三是降水分布不均、山区短时雨强大。统计数据显示,密云区累计最大降水量为郎房峪573.5毫米;平谷区累计最大降水量为北水峪511.2毫米;怀柔区累计最大降水量为北湾448.2毫米;延庆区累计最大降水量为郭家湾381.2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怀柔东峪,为95.3毫米,一小时下雨95.3毫米属于特别极端的情况。

四是极端性强、属于极端强对流天气。7月26日午后到夜间,在北京的密云、怀柔、延庆三个区都出现了小时降水量超过80毫米和3小时降水量超过180毫米的站点;28日凌晨,密云再次出现3小时超过180毫米的站点。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标准,极端强对流天气是指小时降水量80毫米或3小时降水量180毫米,直径超过5厘米的冰雹,EF2或以上级龙卷(EF2级龙卷风是增强版藤田级数中第二级的龙卷风类型,对应风速范围为191-260公里/小时)和瞬时风速32米/秒以上的直线型雷暴大风等天气。本轮降水符合两个标准,且连续在密云区出现极端强对流天气,为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

这类极端强对流天气的精准预报目前依然是世界性难题,还需继续加强预报预警能力的持续建设。

分析2

密云两地降下约为常年北京一年的雨水

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以后,北京频繁出现强降雨。7月29日白天,北京这场强降雨逐渐减弱结束,北京的大范围雨水天气将暂告一段落。

本轮强降雨以来,截至7月28日24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7月26日22时-23时降水95.3毫米。

百年来,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为588.6毫米,也就是说,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降下了常年北京一年的雨水。

今年北京的雨明显偏多。根据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全市雨量气候统计,1月1日至7月29日8时,北京累计降水量达527.4毫米,比常年同期的316.1毫米偏多66.8%,比去年同期的313.2毫米偏多68.4%。从6月1日入汛至7月29日8时,北京累计降水量达420.8毫米,比常年同期的240.7毫米偏多74.8%,比去年同期的228.2毫米偏多84.4%。

“目前来看,(明显的)降水在(7月)29日白天以后就会告一段落。”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娜告诉记者。

回顾这段时间,7月24日以来,由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且稳定,在副高边缘降雨异常频繁,7月24日至25日北京全市普降暴雨,26日晚上北部地区又出现特大暴雨。从目前整个环流形势的调整来看,28日夜间副高会退下去。29日下午,北京有分散性雷阵雨。此后北京将进入降雨间歇期。

何娜介绍,8月3日前后,北京还会有一次比较明显的降雨过程,因为环流形势还会有调整,所以降雨的量级、具体时间还要继续研判。

气象部门提醒,请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外出随身带好雨具,以备不时之需,还要特别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请避免前往山区、河道、地质灾害隐患区域活动。

分析3

本轮降雨和大气环流、地形、台风相关

大气环流与地形共同影响,制造了这轮强降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本轮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大气环流演变紧密相关。近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且位置偏北,其边缘的暖湿气流向华北地区输送大量水汽,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副热带高气压边缘地区大气不稳定性强,导致降水对流性特征突出,局部地区雨强大、持续时间长,进而使局地累计降水量具有极端性。

此外,阴山、太行山和燕山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效应,山前地区因降水增幅效应出现较强降水,局地降水量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

值得注意的是,台风“竹节草”虽主要影响华东地区,但其与北方暴雨也存在着间接联系。陈涛介绍,台风活动会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暖湿气流向北方地区的输送,对北方暴雨的强度和分布产生影响。

7月26日,台风“竹节草”因其强度持续减弱且无法达到热带低压标准,中央气象台经研判决定停止编号。但后期随着水汽和动力条件转变,强度增强,27日晚对其进行续编,仍使用原台风编号与名称,台风“竹节草”因此“复活”。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28日早晨5点钟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东南方向约425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将于30日白天在浙江三门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23~25米/秒,9~10级,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后强度缓慢减弱,也有可能在浙江北部近海北上。

未来三天,随着台风“竹节草”靠近,华东地区需警惕强降雨,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记者 王景曦

责任编辑:黄铎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关闭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