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企业两地互相“安家”

2015-11-28 05:0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京港企业两地互相“安家”

“我们看中了香港的资金和人才。”在开幕式会场丰台展位前,来自正邦品牌顾问服务集团的陈丹开幕式刚一结束,就跑到展位前,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沓名片,每位过来洽谈的企业负责人,他都会双手递上一张,再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的下一步规划。

11月27日上午,第19届京港洽谈会在港开幕,来自京港两地的1200多位工商界人士再聚首,寻觅商机、双向投资。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项目已经率先签约或确定签约,两地互相“安家”。

“走出去”项目预计占四成

初到香港,陈丹盼着能在京港会上结交一些生意伙伴,获得投资的同时,也能找到品牌设计领域的千里马。

这届京港洽谈会对陈丹来说非常重要,他的公司正邦品牌顾问服务集团已经基本确定要在会上签约。而与不少企业不同的是,他是从北京“走出去”,到香港投资“安家”。未来,陈丹的公司将投资2000万元,用5年的时间,在香港打造国际市场的文化创意设计平台,专门用于境内外创意设计师使用的国际在线创意设计交易平台。

记者也从朝阳区方面了解到,乐视集团旗下乐视香港有限公司将与香港宽频网络有限公司开展深度战略合作,计划未来三年在香港投资60亿港元打造亚太最大的“互联网娱乐平台”,最终形成在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方面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完整系统。

“引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这也是本届京港洽谈会的一大亮点。”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题活动中安排境外投资内容、项目发布中境外投资项目占比均达到40%,预计项目签约中“走出去”签约项目占比也达到40%左右。

多个项目已经率先签约

看到桌子上“丽泽金融”的宣传册,香港邦盟汇骏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施德志停下脚步。“我们丰台正好有一个项目需要融资服务,是做无人机的。”另一边,丰台区投促局副局长时祥刚听说施德志是做金融服务的,立刻迎上来把区里的情况逐一介绍。

近几年,北京与香港的金融服务合作活动越来越频繁。2011年,香港与北京合作专门成立了10亿规模的北京亚联财小额贷款公司;此外,京港两地在互设和联合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和企业上市等方面也有不少收获。来自市金融局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北京企业在港上市达142家,仅2015年就有8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

一直以来,北京在京港洽谈会上推出的项目都主打“高精尖”,而金融也是当中的一大亮点。昨天下午,第19届京港洽谈会特意举办了京港金融服务投资合作的主题洽谈活动。除了开展融资推介、服务企业上市、促进一批项目合作以外,京港两地还专门签约筹建“京港金融培训学院”,两地金融人才双向培养渠道更加畅通。

这几天,有不少京港两地合作项目陆续签约。开幕前一天,丰台区的推介会上,丰台区企业、机构一连签约7个项目,签约总额达88亿元。

这其中,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控股有限公司与香港阳光100(中国)控股公司签订阳光丽泽金融中心项目,签约额高达50亿元人民币,未来将在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展开合作;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有限公司也与中国国学出版社签订了文渊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平台项目,签约额达到2亿元人民币。

跨境电商园区或引入港资

跨境电商是27日京港洽谈会上的热点。北京市相关部门专门解读了本市一系列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本届京港洽谈会上,香港经纬集团有望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达成协议,进入北京。

“香港具有发达的物流体系,也拥有众多的国际知名品牌。京港强强联合,将会在跨境电商方面产生巨大的合作成果。”香港经纬集团主席陈经纬说,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国际航线、物流分拨配送、保税仓储等功能优势明显,是“境外仓”理想的发展基地,可以将国际品牌最快捷地送达国内消费者手中,将境外采购变为境内采购,也将“香港购”变为“境内的香港购”;更可以将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优秀产品分送到世界各地,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这次签约,对于北京的老百姓来说,会新增一个渠道买到各国的商品。“在保税区中,将设置跨境电商园区,而经纬集团或将入驻这个园区。未来销售的虽然也是完税的国际商品,但企业通过各种办法,价格比专柜上便宜得多。”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曹政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