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浓度今年同比降四成

2015-12-30 02:22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二氧化硫浓度今年同比降四成

    住在西城区福绥境胡同56号的陈玉英以前每个冬天要用10车煤,合计2300多元,而煤改电后,整个冬天可以省下1000多元钱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采暖锅炉及散烧煤是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自2000年开始,东城、西城逐步治理民用散烧煤,截至今年,共有30.8万户居民改用清洁能源,城市核心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根据监测,今年本市二氧化硫浓度将降至20微克/立方米以下,预计同比降幅将达到35%以上。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到2020年,城六区将力争实现“无煤化”的目标,全市范围内的燃煤锅炉也将基本消除。

现场

“煤改电”后每年节省数百元

昨天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东城区大方家胡同22号院。82岁的曹春兰和老伴自上世纪70年代就搬来这里,45年的时间里,绝大多数冬天是靠燃煤取暖。2012年以后,大方家胡同的采暖实现了“煤改电”,煤炉成为历史,曹春兰再也不用“天天早晨4点就起床笼火,弄得屋里屋外都是炉灰了”。

在曹春兰家不大的客厅里,安装了两组电暖气,墙上的温度计显示是20℃。据曹春兰回忆,以前烧煤时胡同里家家户户都搭个小煤棚存煤。一到冬天,煤渣等垃圾大量增加,院里又脏又乱,每天早晨4点就得起床笼火,头发里、脸上都是烟灰。即使如此,屋里依然不是很暖和,有时白天还得穿棉袄。在价格方面,用电也要比用煤省钱的多。“一个冬天可以省下几百块呢,”曹春兰说,现在每天晚9点至次日早6点,低谷用电只需要3毛钱一度,政府还补贴两毛,“相当于一度电才一毛钱”。

大方家社区居委会书记陈波告诉北青报记者,2012年后大方家胡同的1200多户平房全部完成了冬季采暖煤改电,加上部分楼房改造,共计2000多户。陈波说,以前烧煤的时候,居委会每天都要入户检查,防止安全隐患,煤改电后,彻底杜绝了煤气中毒和火灾等安全隐患。

据了解,煤改电完成后,胡同里的售煤点也进行了清理。今年5月,东城区关停剩余的4个煤炭销售点。干面胡同41号原是金泰集团售煤点,服务周边8000户居民。在用煤高峰时段,年储煤达到8000吨,到2014年关闭前仍维持在2400吨左右。“煤改电”以后,售煤点改成了储存饮料汽水的库房。2003年,西城区约有20多家售煤点,随着最后6家售煤点的相继关闭,售煤点彻底在西城区消失。

进展

14年来二氧化硫浓度累计降69%

据北京环保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介绍,2000年以来,北京市年均二氧化硫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7年起,下降趋势更为明显,2008年的年均浓度首次小于40微克/立方米,去年达到最低值22微克/立方米。2014年与2000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累计降低69%左右。根据目前的监测结果,今年本市二氧化硫浓度还会进一步降低至20微克/立方米以下,预计同比降幅将达到35%以上。

从全年情况来看,采暖季二氧化硫浓度高于全年年均浓度以及夏季平均浓度。经计算,2008年至2014年,采暖季二氧化硫浓度是年均浓度的1.2至1.6倍,是夏季平均浓度的3.2至5.8倍。在采暖期,各类采暖锅炉及散烧煤等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使二氧化硫浓度处于全年较高水平。

从空间分布来看,本市北部及西北部山区二氧化硫浓度明显低于中心城区及西南、东南部地区。近年来,中心城区及东南、西南等地的二氧化硫浓度降幅明显,年均浓度在40微克/立方米以上的对应面积逐年减少。

本组文/本报记者  王斌  郑林

内存

2020年全市基本消除燃煤锅炉

据市环保局大气处调研员晏向阳介绍,目前城六区已经基本消除了燃煤锅炉,下一步治理重点是远郊区县。按照计划,明年,基本消除五环内的燃煤锅炉,到2020年,力争把其余燃煤锅炉全部消除,实现全市无燃煤锅炉的目标。同时,市环保局也加大了散烧煤治理力度,尤其加强了五环与六环之间城乡结合部的治理。明年计划消除农村地区的劣质燃煤,五、六环之间再削减50万吨劣质煤。到2020年,城六区力争实现“无煤化”。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