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从学习榜样中凝聚精神能量

2016-01-06 04:42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从学习榜样中凝聚精神能量

2015年度“北京榜样”颁奖典礼举行。通过层层举荐、周周上榜、全媒传播,以10位榜样人物为代表的道德群像脱颖而出。榜样的产生来自群众的认可,在“为榜样点赞”的网络互动活动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积累了560万人次点赞和超过1.4万条留言,网友们对于榜样的赞誉、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榜样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人的精神向往。卢沟桥上的义务讲解员郑福来,捐赠80万元的百岁抗战老英雄王福昌,徒手面对尖刀的巾帼女杰王亚静,致力生物医药的海归科技领军人才谢良志……这些榜样的事迹,涵盖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热心公益、自强不息等方面,令人感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展示了首都市民的首善风貌。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倾听榜样故事、学习榜样精神能够填充信仰空虚。榜样们将抽象、无形的价值观,变得具体有形,可观可感,更容易抵达人心。他们的故事广为传播,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人们可以从一个个具体生动事迹中受到感召,在内心深处萌生出一种崇高向上的情怀,一种见贤思齐的自觉,一种以榜样为镜观照自我,正心、正身、正行的动力。很多榜样的事迹其实并不复杂,但正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笃行与坚守中,他们完成了从平凡到不平凡的升华。在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好榜样并不难,但关键在于,有没有践行之志,有没有坚持之心。

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作一部乐曲,那么每个人的言行都是它的音符。动人的旋律,离不开“关键人群”的引领,也离不开每一个音符的跳动。对于首都广大市民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之中,效仿榜样,传递感动,延续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真善美汇成首善之区最磅礴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