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从7月1日起施行,要求本市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都要使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如实记录自身的隐患排查情况。针对此前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的爆炸事故,市安监局负责人1月8日表示,将联合市卫计委和市教委,对卫生和教育系统内危险化学品摸底排查,加强管理。
市安监局和市政府法制办8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办法》。《办法》要求,本市要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分析、预测安全生产形势。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分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定期通报本辖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发布预警信息,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指导和服务。安监管理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或者消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应当向社会公告。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每月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针对此前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的爆炸事故,安监局负责人8日表示,近期,市安监局已经会同市教委,组织专家专门研究对策措施,对象就是高校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和管理。下一步,市安监局还将联合市卫计委和市教委,对全市卫生和教育系统的危险化学品开展摸底排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监管措施。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的确存在一些危险化学品使用较集中的单位,包括工业企业、医疗机构、教育系统、科研院所、体育健身和水处理等,一些单位安全条件差、管理措施不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去年,本市已经出台了有关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通告,明确要求各单位要全面掌握本单位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和使用场所,建立使用管理台账,绘制危险化学品风险和消防力量分布图,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今年安监部门将加大执行力度,加强相关单位内部的危险化学品管理。
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一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幸身亡,事故具体原因目前尚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