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大妈帮人写回忆录 看哭口述者

2016-01-11 15:01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朝阳群众回忆录背后超强大脑

刘昕在家里撰写回忆录。

刘昕作为志愿者走访回忆录的当事人

1月9日上午,朝外街道社区活动中心里,两名志愿者与一名老人聊着天。这是爱行志愿者团队在朝外街道开展的为老年人“撰写回忆录”项目的第四期。对于很多老人而言,写回忆录、编辑成书,曾是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至今,朝外街道已经有22名老人写完或正在撰写着回忆录。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文稿,承载着看似普通、实则独一无二的人生。有的老人从中得到了快乐,有的老人借此达成了心愿。

65岁帮街坊写过往

朝外街道居民刘昕今年65岁,于“撰写回忆录”项目第二期加入志愿者团队,现在正进行第四期一位老人的初期采访工作。

刘昕爱看书,在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里,经常能看到她戴着眼镜伏案阅读的身影。“那天我来看书,电梯上有个招聘广告,写回忆录这个项目在招人,要求有文字能力,有时间。”退休前,刘昕是党校教师,先后教过经济学和党史,她一直对写作有兴趣,“以前也一直在写”。“之前有团队访抗战老兵,我特别想加入,但不知道去哪儿找人家、怎么加入。同时也不能离家太远,我妈需要照顾,这个活动正好在社区里。”既是自己多年来感兴趣的事情,又能让自己兼顾家庭,她马上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挺对我路儿的”。

刘昕采访的第一位老人名叫桑伯华,桑老的回忆录约三分之一的内容出自她之手。“桑老打电话跟我说,‘我说的时候都没哭,你写完把我给看哭了’,那段写的是桑老的心理活动,说实话写的时候我自己也哭了好几次。我觉得我能跟他们找到共鸣,他们经历过的年代,好多我也经历过。”

刘昕投入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精力。有时候,她在厨房切着菜突然想到“这句话这么写”,便赶紧放下菜刀拿起笔记下来。“最后列每章的标题,经常半夜躺床上琢磨,不睡觉,觉着‘哎这不错’,赶紧开灯起来写,我干这事特投入。”她会循着老人口述的线索查阅资料,核对、补充历史背景和细节,甚至有些线索是她查到的。她还帮其他志愿者小组完成了校对工作,校对的不仅仅有文字,更有历史背景,且更加注重老人过往经历里的细节。

“这些老人现在看着很平凡,其实都是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那些精英有人给他们写书,但平凡人也应该被记下来。”刘昕坦陈,“随着我自己越来越老,越觉着他们的故事应该留下来。”如今,刘昕也在志愿活动中得到了快乐,“要不是你们(注:指志愿者),我生活太无聊了。”

替87岁老母亲出书

刘昕的母亲今年87岁。天气好的时候,刘昕会推着她出门,到处走走。

刘昕的姥姥家在东坝,她母亲1岁时随家人进北京。家里穷没地方住,只能租房子,13年里搬了28次家,她母亲也因此见过“各种街坊各种人,中国的人外国的人,好人坏人”。后来,一家人去天津遇上日本人轰炸,日本人瞄着刘昕母亲开枪,刘昕的姥姥一把推开她,这才保住性命。由于家里没有男丁,刘昕的母亲11岁就开始当家里的顶梁柱。“刚解放,她又被包办结婚了,一年后离婚。”那时,刘昕还没出生。此后,一直是刘昕和母亲相依为命。

30年前,刘昕曾经让母亲口述,自己来记录。“原始记录,没有文字加工,纯口述,从她小时候记事开始说,说到她十来岁,都是她见过的人和事,都是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要是不留下来挺可惜的。后来我工作忙,这事就扔下了,但本子留着。”

当年,刘昕就想将母亲的口述做成书,“但是印成书非常困难,这个活动是个机会。”刘昕先让母亲自己写,一来给年迈的母亲找些事情做,同时她觉得“只要她落笔的,肯定是她印象深的,不管细节先把事写出来”。就这样,刘昕的母亲一点点回忆,一点点写,“整整齐齐得有三遍,还有一些零碎的,比如说这段儿不够,再补写,加起来可能得五六遍,手稿都收着呢,一大摞。”刘昕的工作是整理手稿,校对以及电脑录入,“电脑(版)同时也在修改”。她还核对自己从1974年以来的63本日记,为母亲的回忆录补充细节。

凡是刘昕经手的回忆录,她会在最后为老人写一段志愿者的话,但母亲的回忆录她没写。“我觉得作为女儿没法写,不好落笔,也不客观。”回忆录的结束语,她用母亲的话来写,其中一句是:“人生不能如长安街那么笔直,总有坎坎坷坷,哭没用,只能靠自己迈过去,你再哭,困难也在前头,你迈过去,困难就在后头。”

“朝阳大妈”很爱写

1月9日,今年73岁的陈玲珍从志愿者手中接过了回忆录最新修改稿。

陈玲珍1943年出生在上海,读小学时从农村进入到城市,又到北京读大学。“从农村到城市是一种跨越,出来上学又跨越了两个城市。”读大学二年级时,“文革”开始,“大学里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毕业后,学习西班牙语的陈玲珍被分配到中学当老师,“报志愿时我没有填师范,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她的教书生涯不太顺利,“遇到不少困难,但当时不会太闹情绪,而是觉得自己应该克服。那时候领导也比较关心,我也一直在检查自己的不足。”10年后,陈玲珍被调到了机关,再后来机关改制成企业,一直勤恳工作到退休。

退休后,陈玲珍一刻不闲着。先是马上成为了社区志愿者,坚持至今。说到“朝阳大妈”,她会笑着承认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她还参加了吉祥里合唱队,从最初的合唱队队委会成员,到近几年成为队长,最近她们正忙着准备参加朝外街道第四届网络春晚的演出。她同时担任原单位退休支部的支委,“帮大家解决一些事情,跟单位沟通”。她曾在社区开班授课,教大家钩帽子,平时在家,她喜欢动手编织大大小小的手包和丝网花。

起初,陈玲珍没太在意写回忆录的事。直到街坊们先后有人完成了回忆录,她才开始觉得“自己或许也能写”,最终主动报名参与。“当我比较郑重其事去想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有一些东西可写的,比如上学、工作、退休这三大段。”

陈玲珍回忆录前面的文章是她自己亲自撰写,志愿者们帮忙修订,而后半部分则是陈玲珍几十年日记内容的摘录,“补充或者充实前面章节的内容”。“我女儿也看,还会跟我提意见,但不给老伴儿看,他太挑,”陈玲珍边笑边说,“如果没有志愿者和这个活动,我可能不会做这件事了。”

名师背后“三顾茅庐”

爱行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于辉回忆,在项目开始之初,撰写回忆录的老人大多是由街道、社区帮忙联系和推荐。

今年80岁的鲁秉铃便是其中一位。她曾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在北京十一学校任教30年,退休后“退而不休”,继续执教了25年。鲁秉铃回忆,“有一天我在家里,街道办事处打来电话,说给有代表性的老人写回忆录,我说这么大年纪了也没什么可写的,就拒绝了。”那是项目开展的第一期。约半年后,于辉遇到鲁秉铃,再次邀请她参加,她又拒绝了。直到第三次,“我觉得人家一番盛情,不好意思了,之前真觉得写了也没人看。”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过去,在志愿者的协助下,三章、20万字回忆录已经有了雏形。“核心是我这一辈子做的三件事,教书育人、参政议政、社会公益。”

也有老人的回忆录刚刚起步。今年79岁的阮景星,每个周末要与志愿者见面聊自己的过往经历。每次回家,他会仔细回想,等下次再与志愿者见面时,又补充进更多的细节,更正一些之前的内容。他还会找到多年前的物品——读大学时拍下的半个手掌大小的黑白照片、班级名单、借书证、学校每年印发的贺年卡等等,这些他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泛黄纸张,借着回忆录,与他的回忆一起再度鲜活起来。

至今,爱行志愿者团队在朝外街道为22名老人写成或正在撰写回忆录。老人们与志愿者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文稿,承载的是看似普通、实则独一无二的人生。老人们从中获得的,不仅是对自己人生的回顾和总结,更是有人倾听、可以倾诉的时光。

责任编辑:何方(QN0035)  作者: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