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辆“小黄车”高校校园里共享

2016-01-13 04:17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5000辆“小黄车”高校校园里共享

北大校园里一种“小黄车”随处可见,同学们骑着它来往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之间。和普通自行车不同,“小黄车”开锁不需要钥匙,只要在微信上输入车辆编号,就能获得开锁密码,骑1分钟只要1分钱。

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自行车共享出来,改造校园里被遗弃的“僵尸车”,几个北大毕业生创办了这个名叫“ofo”的共享单车平台,目的是让校园里自行车数量达到合理的状态,同时让同学们随时随地有车骑。目前平台已覆盖北大、人大、农大、地大、北航、北语6所高校,拥有超过5000辆单车,高峰时期每天约有2万人使用。

私人自行车也能共享

校园里大多数同学都会买自行车,但每天就用几次,且每次骑行的时间多在10分钟以内。这些自行车大部分时间闲置,能否像汽车分时租赁一样纳入共享经济

2015年7月刚刚从北大毕业的张巳丁和几个同学,将创业目标锁定在了高校自行车共享平台。不同于北京地铁站附近的公租自行车采购全新车辆的模式,这个校园租赁平台上,一半数量的自行车都是由同学和老师们共享出来的。

私人自行车如何加入共享系统?车上挂个ofo独特的车牌和车锁,尾部挡泥板处喷上ofo标志的黄色,这样的简单改造就足够了。有人要租用时,在手机微信中进入“ofobicycle”公众号,用手机号码注册,输入自行车车牌号,再用公众号反馈的密码就可以打开车锁了。

“不是所有的车都可以随意加入共享平台,除了满足代步需求,专业人员会对车子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做出评估。”张巳丁解释说。

“放弃自己车的所有权,换取更多车的使用权”,车主将自己的自行车加入共享平台后,就可以免费使用各个校园里任意一辆ofo自行车。

遗弃自行车改造获新生

在北大南门,道路两旁停满了自行车。在众多自行车中,ofo的黄色车辆格外醒目,不仅有车尾被漆成黄色的,还有全身黄色的车子,后者都是ofo购买或改造的。

“在自愿共享车辆还没有那么多的时候,平台先投入一批车满足大家的使用需要,培养大家的使用习惯。”张巳丁说,这其中很多车子都是“抢救”回来的。

每年新生入学买一批,毕业生离校遗弃一批,校园里自行车可谓是“车满为患”。据校园安保部门介绍,对于那些没人要的自行车,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定期统一清理,拉出校园卖废铁。而ofo和学校的安保部门达成合作,改装、翻新那些还可以使用的自行车,加入共享平台。根据北大保卫部的反馈,ofo共享平台上线后,同学们买车的数量的确有所下降。

“我自己买过一辆车,被偷了。现在有了这个平台,自己不用买车了,每天差不多用个四五次吧,我也会把车骑去学校外的地铁站、超市。”学生小蔡骑着“小黄车”从宿舍来北大南门取快递,停好车上了锁,在微信页面上点击到达,支付4毛钱的费用。

根据ofo的基础计费标准,骑行1分钟1分钱、1公里4分钱,学生在学校里使用一次,最高不会超过2元钱。张巳丁算了笔账,买一辆新车需一两百元;如果租车,大学四年下来也差不多花费一两百元。

相比于北京市的公租自行车,ofo平台不用建立固定停车位和锁柱,可以随意停放在校园的任一角落;同时也不用花费新车采购的高成本,每辆旧车的改造费用仅几十元;想使用的人也无需办理租车卡,注册、租用、支付在微信上都可以轻松搞定。

共享网络有望进社区工厂

在清华大学东南门附近,虽然已经超出了规定的骑行范围,还是能看见“小黄车”的身影。记者在几所校园调查发现,有些“小黄车”惨遭“毒手”,被摘了牌、强行破解了密码,甚至被重新喷漆。

“用车不规范的确是一大困扰。”张巳丁坦言,现有的机械锁存在很多问题,平台目前只能通过价格杠杆来尽量规范车辆的使用。比如,根据手机GPS来判断骑行路径,校园内使用价格很低,超出规定范围价格会翻四五倍;如果有人把车从校外骑回来,会在微信上得到个大红包;非校内师生使用收费较高,一次性收费30元。

“我们也在自主研发智能车锁和背后的硬件系统,以更好地解决防盗及使用规范的问题。”张巳丁说。

解决城市出行难题,看似不起眼的自行车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乐视体育在去年发布超级自行车,并搭载物联网、社交等智能交互功能;辞去久邦数码总裁职位的张向东,加入互联网社群700Bike,要打造新一代城市自行车;有消息称,小米也将推出智能自行车,实现数据统计、路线分享、地图导航、移动社交等功能。

张巳丁透露,ofo将在今年覆盖北京地区所有高校,并向全国其他区域的高校发展,计划进入500所校园。之后还会进入与学校类似的封闭环境,如社区、企业、医院、工厂、公园等。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