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教委:近1年增万余个优质学位

2016-01-13 16:1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优质学位 海淀近1年增万余个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赵颖彦)未来五年,海淀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覆盖率将达到75%。

1月13日上午,记者从海淀区教委了解到,为了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近期海淀区将再次使用“组合拳”对辖区内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其中包括新增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八对对口直升校等。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海淀区通过合并、承办20余所学校,已新增万余个优质学位。

两所普通小学 将由名校承办

海淀区是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办学规模最大的区,中小学生在校生总数达25万多人,占全市总数的五分之一。

2015年11月,如此“庞大”的海淀教育“战舰”公布了17个学区所属学校划分。昨天,海淀区教委再次公布近期辖区内中小学布局调整。

按照方案,海淀区的两所普通小学——肖家河小学、亮甲店小学将分别由北大附小、人大附小两所名校承办。普通中学——永定路中学将并入育英学校,更名为育英学校航天校区。

除了名校承办,海淀区还新建了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是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另外一所是把丰联小学并入而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清华附中永丰学校。此外,海淀区还新增加了8对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机制学校。

北部薄弱校再调整 涉及14校次

众所周知,海淀区北部“地广”,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为了优化教育布局,海淀区将北部地区的小学全部设置为独立法人单位,实施财务独立核算。为此,海淀区先后对14校次进行调整,包括更名、合并、由名校承办等。

据统计,近一年来,海淀区共合并、承办了20余所学校,新增1万余个优质学位。而新建设的一○一中学温泉校区、中关村三小万柳北校区、红英小学六里屯校区3所中小学和民族幼儿园等两所幼儿园,也新增加了近7000个学位。

无编制教师“入库” 今年将聘百名

据海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近五年来,海淀区招聘的新教师中有50%左右为硕士以上学历,但按照相关要求只能按部就班地评职称。为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入职,海淀区教委决定启用“区内评职称”制度,即教师可不受年限制约,达到一定水平便可参加职称评定,其结果将在海淀区内得到承认。

今年,海淀区将拿出2000万元专项经费,聘请100名左右的无编制教师,将其纳入“人才储备库”,成为“区管校用”人才。这些新聘教师可能是特级教师,可能是足球教练,也可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有“五险一金”,却不占用现有编制。

目前,海淀区教委已成立保健中心和网络数据中心,今后,中小学校医和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将由这两个中心直接派给学校,再也不会占用教师编制,节省出来的编制将用于招收紧缺学科的教师。

新增8对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机制学校

民族小学和交大附中

双榆树一小和中关村中学

培英小学和育英中学

八里庄小学和首师大附中

和平小学和一○一中学温泉校区

北医附小和北医附中

万泉小学和理工附中

九一小学和北医附中

部分学校进行调整合并

红星小学并入台头小学

宏丰小学并入永丰中心小学

东马坊小学并入上庄中心小学

冷泉小学、唐家岭小学并入红英小学

白水洼小学和前章村小学合并为“海淀区翠湖小学”

大牛坊小学和西玉河小学合并为“海淀区科技园小学

红山小学并入中关村三小,成为中关村三小红山校区

北洼路小学并入海淀区实验小学,成为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

陶行知中学并入交大附中,成为交大附中东校区

交大附中承办105中学,更名为交大附中第二分校

向东小学和艺师附小并入农科院附小

八一学校承办六十七中学,更名为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北大附中承办北医附中

万寿寺中学、万寿寺小学分别更名为北外附中、北外附小,将魏公村小学并入北外附小

责任编辑:刘沁娟(QN0023)  作者:赵颖彦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