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朝阳区将在四、五环外新增至少6所幼儿园,全区“十三五”计划新建各种类型的幼儿园50所左右,新增学位10000个,以实现户籍适龄儿童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全覆盖,这是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朝阳区人代会获悉的。面对“看病难”和“居家养老”等民生问题,“十三五”期间,辖区的分级诊疗又有新动作,高血压、糖尿病等5类慢性病患者可在社区医院得到“专科+全科”家庭医生型诊疗;包括大屯、豆各庄等6个街乡养老照料中心今年内将开工建设。
四五环外再添至少6所幼儿园
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2016年,朝阳区将在五环外、四环外新增至少6所幼儿园,均为普惠性幼儿园,集中在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缺口大的城东部地区。“‘十三五’期间,我们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和农村地区中心园的建设和支持力度,增加普惠性幼儿园的数量,计划新建各种类型的幼儿园50所左右,至少增加学位10000个,实现户籍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学位供给全覆盖。”据了解,截至目前,朝阳区拥有注册幼儿园总数214所,在园幼儿6.65万名,新建12所村办园,增加36所公办委托幼儿园。此外,朝阳区目前学前市区级骨干教师178名,推出5名特级教师,超过全市学前教育特级教师的五分之一。
2015年年底,朝阳区重新划定并组建了望京学区、幸福村学区、和平街学区等15个义务教育学区,并对学区内资源进行统筹,以优质资源为龙头整合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实施一体化管理,使得上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5类慢病患者社区可享专家问诊
为缓解群众看病难、转诊难的现实问题,“十三五”期间,朝阳区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围绕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主要的慢性病,在医联体内建立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专全结合”的服务模式,开展医联体特色的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让慢病患者在社区就能得到责任医生一对一的专业诊疗。这是北青报记者昨天上午从朝阳区“两会”了解到的。
据了解,去年底朝阳医院医联体正式组建“专全”慢病管理团队,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辖区医联体,建立了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之间畅通的双向转诊通道,可定向精确转诊,引导慢病患者回归社区。
患者在与团队的全科医生签约后,将获知医生的电话,可随时与医生联系,每次就诊时,也将被自动分配给责任医生,医生会根据连续性观察其病情的结果,给予恰当的治疗。
今年新建6个街乡养老照料中心
记者还从朝阳区民政局了解到,“十三五”末,全区有望实现有需求社区“驿站式”养老全覆盖,为辖区老人解决居家养老难题。今年,朝阳区将开工建设6家街乡养老照料中心。
朝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的“1+43+N”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中“1”是指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43”是指全区各街乡的街乡级养老照料中心,“N”指的就是社区里养老服务驿站、服务商。目前,朝阳区街乡级养老照料中心已陆续建设了32家,分布在建外、三里屯、麦子店、安贞、东风等地区。今年,全区将在现有建设基础上再开工建设至少6家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包括大屯、亚运村、豆各庄、奥运村、管庄、孙河。到2020年,全区43个街乡都将拥有自己的街乡养老照料中心。
据悉,“驿站式”养老是朝阳区率先推出的一种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目前已完成建设潘家园夕阳红驿站、三里屯幸福夕阳托老中心、香河园和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基本达到规范化的社区养老驿站27个,可为社区周边老人提供就餐送餐、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生活服务、居家服务、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多项老年人普遍欢迎、具有本地域特色的居家养老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朝阳区全年在驿站接受服务的老人达到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