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寒假作业“花样百出”:看《史记》考证《芈月传》

2016-01-26 15:0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不再局限题海战术 拼创意接地气 玩转APP 完成旅游攻略

给“玩”着写的 寒假作业点赞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赵颖彦) 说到寒假作业,记忆里的“大本”惯性地映入眼帘。从去年开始,擅长题海战术的“大本”作业便已“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实践性、发现类、体验式作业。

本周起,京城百万中小学生迎来寒假生活,作为假期重头戏的寒假作业更是“花样百出”。记者从多所学校了解,今年的寒假作业“样式”更加多样,有主打“年味儿”的传统文化体验,有创意十足的“攻略”制作,还有寻找书中黄金屋的文化之旅,甚至还有要学生通过阅读《史记》考证《芈月传》的……

学生是否为这样的作业“叫好”?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寒假作业乃至假期作业都将跳出“题海战术”的模式,向素质培养迈进?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高考改革成果的巩固,注重学生实际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注重阅读积累都将成为未来考查方向,作业的“变脸”正是这一方向的体现形式。

寒假作业大变脸

老传统 

写春联  猜灯谜  参与民俗活动

寒假里一项重要的活动便是“过春节”,这既是阖家欢乐的相聚时刻也是透着浓浓年味儿的传统传承。因此,不少学校的寒假作业也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儿”。

例如,西城实验小学有的年级的作业便是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要求同学积极参加写春联、剪纸、画年画、猜灯谜、唱传统民谣等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并向长辈亲人拜年,感恩亲情,为亲人精心制作贺卡,表达新春祝福。

中关村一小通过“学六艺”来弘扬传统文化,其中“六艺”之一的“书”对应的是楹联主题,低年级“寻楹联,读楹联”,中年级“集楹联,知楹联”,高年级“创楹联,送楹联”,开学后“展楹联,赏楹联”。

在十八中附属实验小学寒假作业中,“春节那些事儿”主题实践活动包括看春联、话民俗、报菜名、学外国话儿等多项内容。新英才学校初一语文研究“传统节日之元宵节”,包括元宵节的相关故事及来历、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的相关古诗词以及自身的活动及感受。    

拼创意

职业扮演 完成旅游攻略 

与传统的作业不同,不少学校的寒假作业比拼的是“创意”。例如,首师大附中初二年级的寒假作业还有一份家务清单,其中要求学生打扫房间、整理床铺,还要求学生学做一道菜、煎一个鸡蛋以及学会使用洗衣机。在北京十四中,寒假作业居然是“职业扮演”,要学生前往家长单位体验家长“一日工作”。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作业更是“潮”点十足,有的英语作业是“APP英语趣配音”,要求学生下载“英语趣配音”这一APP应用,上传几个配音作品。

有的语文作业让学生制定出行计划,选择欧洲或美洲的任一国家,对所去国家进行详细了解后,用英文写去该国家旅行的攻略。

还有的语文作业是写一份家庭聚会计划书,列出聚会主题、邀请人物、所需费用、娱乐活动、活动流程等,拍摄成小视频。

重积累

看《史记》考证《芈月传》

利用寒假这一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阅读积累也是不少学校的作业之一。

例如,在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语文、英语、历史等学科相继推出了阅读套餐。这套餐并不是海量“自助餐”,而是精品“特色餐”,如各年级语文的阅读都给出了具体的书目和要求,呈现方式也多姿多彩,如写书评、画海报、写读后感等。其中,高二年级要求学生阅读《四世同堂》后画出祁家家谱,标明人物在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作及个性特点,阅读完《平凡的世界》后写出印象深刻的5个人物及理由,描述其中2个人物的主要人生轨迹,这样的作业可操行非常强。

高二文科班的历史作业也有很强的学科特色。学生阅读《史记》里指定的9篇文章,之后对电视剧《芈月传》中的某个侧面进行考证。把阅读经典与收看热播电视剧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行历史考证。

此外,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清华附小等都有相关作业,要求读一本好书并写出读后感。

讲实践

把雾霾当个课题做研究

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又如何通过生活滋养知识海洋?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学校的寒假作业相当“接地气”。例如,新英才学校AP国际中心以探究性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作业,其中,理综的参考课题包括:北斗导航系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调查家庭电路中的电能损耗情况,统计成表,提出改进方案;文综的参考课题包括:压岁钱大调查;听留学生说留学生活;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首都北京行政区的演变;北京地铁票价与运量关系;北京雾霾状况及治理研究等。

北京第二十四中学的高中地理作业要求自行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初中历史要求为老字号设计广告语、高中政治要求学生收看新闻联播,这些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学会丰富生活、享受生活。

学生怎么说

为“不用做题

玩着就能写作业”点赞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京城中小学的寒假作业便已经开始悄然变脸。擅长“题海战术”的“大本”作业已经渐渐淡出学生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接地气、重传统、有创意的作业形式。

陈帆是十一学校一分校的一年级新生。这个寒假里,他的作业包括画年画、看《狮子王》电影、利用排列组合原理玩扑克……这些游戏一样的作业让这位小豆包惊呼“太赞了”,“居然玩着就能写作业”。

李慕涵是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的学生,她告诉记者,这次寒假他们的地理作业居然是绘制地图。作为准高三学生,她觉得老师不让学生把考卷做穿,而是从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了解生活常识。

分析

中高考改革

倒逼作业变脸

为何寒假作业会出现如此大“变脸”,这传递着怎样的改革动态?

据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2016寒假作业在往年强调“选择性”、“实践性”和“年味”的基础上,又在寒假作业的内涵和外延上有了诸多创新,既保证形式多样新颖、又力求扎实有效,例如将阅读作业细化,更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尝试进行课题研究等。

该负责人表示,寒假作业其实也是学生整体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适应未来中高考改革的必经之路。

从2015年中高考传递的信号看出,考查学生12年学习积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阅读积累都是考查方向。市教委主任线联平日前表示,以2016年中考为例,政策将进一步淡化中考选拔功能,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寒假作业“变脸”也是中高考改革的“倒逼”体现。文/记者 赵颖彦

制图/廖元

责任编辑:李红英(QN0016)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