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俗特辑】立春晴,一春晴

2016-02-03 15:11 千龙网综合

打印 放大 缩小

春,其实就是蠢蠢欲动。蠢字怎么写?虫上边一个春字,底下两个小虫子,要惊蛰了,说明地底的小虫子,开始准备蠢蠢欲动了,地下的植物,也开始蠢蠢欲动了。所以春天来到了,故名立春。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月4日17时46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另附千龙立春小贴士)

立春“史传”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其实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便有,但直至《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老北京立春民俗

一曰“迎春”

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历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参加的迎春庆贺礼仪。

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到东汉时正式产生了迎春礼俗和民间的服饰饮食习俗。在唐宋代时立春日,宰臣以下都入朝称贺。到明清两代时,是立春文化的盛行时期,清代称立春的贺节习俗为“拜春”,其迎春的礼仪形式称为"行春"。在这些迎春活动中“服饰”与“打牛”是很重要的习俗之一。明清时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员,都必须将官服穿戴整齐,去“东郊”的东直门外五里的“春场”去迎春,即按规定的仪仗,制作的春牛芒神、柳鞭等举行迎春礼仪,然后进宫朝贺并接受赏赐。

民间迎春活动亦很热闹。立春日时,四合院与农家院里要高挂“春幡”,各家门框上都要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如“一门欢笑春风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瑞雪丰年,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等联语,院内屋内墙上也贴满“迎春”、“宜春”以及“福”字,使院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色,显得春意浓浓,也象征着吉祥。大人孩子要换上洁净的新装,妇女们脸上抹上胭粉,头上插上写着春字福字的红绒花,或用彩色绫罗,剪出象征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鸟等簪在发髻上,也有的用红纸剪刻个雄鸡形状贴在屋门上,因鸡与“吉”谐音,有吉祥如意之意。“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这首古诗正写出春色满院,欢乐迎春的情景。

旧京时还有农家找一男童,穿青衣戴青帽,站在田野中,然后众农家敲着锣鼓,从田野里将小孩拜迎回来,叫做“迎春”。至今也有农家写些“迎春接福”或“春到家兴旺”等红条幅贴在墙上,并摆上果品或春盘,恭候春的到来。因这些迎春礼仪,装饰及服饰及打牛等活动,故立春也称为“打春”。

春饼

二曰“咬春”

在饮食上,立春这天,民间有“咬春”的习俗。《燕京岁时记》记载:“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这种吃春盘春饼之俗,传向民间,更以食饼制菜并相互馈赠为乐。清代的《北平风俗类征·岁时》载:立春,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鸡蛋等,且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这正是清末民国时期老北京人家吃春饼应景咬春之节俗,至今北京仍传承着此食俗,俗话有“打春吃春饼”之语。

说到春饼,过去讲究的人家到锅饼铺去买。听老人们讲,民国初时北京西单报子街有一家叫“宝元斋”的蒸锅铺,那儿烙的春饼,质料地道,手艺精湛,在京城堪称首屈一指,买回家稍加热,夹上羊角葱丝,抹上六必居的甜面酱,夹上“合子菜”,来碗小米粥一吃,那才是一顿节令美食。

除了春饼以外,老北京人爱吃的立春必备还有炸春卷和青萝卜。旧京时以南苑大红门的萝卜最受欢迎,俗有“大红门的萝卜叫京门”之俗语。老北京时卖萝卜的小贩和农民常挑担或推着挑子车串胡同叫卖:“水萝卜哎,又脆又甜哟!”主妇们出院门挑好萝卜后,小贩用小块刀先嘎巴一刀将“心里美”一刀去顶,再飞快几刀旋开萝卜皮,不切断再将红萝卜芯按方样儿横竖几刀切成方形条状,整个萝卜被切成好像一朵盛开的红牡丹花,好看又好吃。

千龙立春小贴士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

简单来说就是说立春那天要是晴天的话,一个春天都会以晴好天气为主,要是那天下雨的话,整个春天会雨水颇多,经常下。根据北京市气象台的最新消息,未来三天以晴到多云为主,4到5日气温略有下降,估计今年的春天会很舒服哦。

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零

很多人都知道“春暖花开”,但是别忘了,形容春天的气候不止这个词,还有“春寒料峭”的说法。“立春” 不是春。“立” 是 “将要” 的意思,虽然不是,但是快了。常言道:打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冷天气。 “春寒” 也是很冷的。因此,不要因为立春到了,就忽略了气温的变化,早春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易发时期,需格外注意防病保健,羽绒服还是不能收起来的。

春天来了,雾霾还没完

虽然立春之后降雨量会增多,但是雾霾并不会因为降雨而减少。如若遇到静稳天气,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即使降雨雾霾还是有可能卷土重来的。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您准备好了嘛?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