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钢铁侠”胡勇胜圆梦按摩椅代替尽孝

2016-02-10 08:36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胡勇胜的父母在使用按摩椅。

记者去看望胡勇胜。

本报2015年9月28日曾对胡勇胜进行报道。

“想为父母揉揉肩,可我动不了。新年心愿……”胡勇胜想了想说,“按摩椅吧。”

胡勇胜16岁时患嗜铬细胞瘤,因全身多发骨转移,体内植满钢板、钢钉和骨水泥。他一次次因转移肿瘤截瘫,又重新站起。他说,“我是钢铁侠。”

较4个月前初见,胡勇胜腰部以下已完全失去知觉。但他始终未放弃,想以重病之躯供临床试验新药或未成形疗法。近日,记者用支付宝红包提供的心愿基金,为其购置了一张按摩椅,希望他与家人安好。

半身瘫痪无法行走

1月19日晚,山西太原。胡勇胜的床斜对着门口,他从枕上转过头,和记者打招呼,“动不了了,谢谢你们。”他咧嘴笑着,像4个月前一样灿烂。

胡勇胜身材瘦削,在他33岁的生命里,经历过太多苦难——7块钛合金钢板、46根钢钉、500余针缝合、多处骨水泥……这些冰冷的金属,通过11次大手术植入他的身体,伴随他17年。

“爸、妈,你们试试。”胡勇胜指指按摩椅。父亲胡宗哲正坐在床头给他捏腿,母亲徐鸣则在厨房给他熬药。

“马上来。”二老回道。

胡勇胜腰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父母要不定时帮他翻动身体。母亲徐鸣把自己的床拼到他旁边,照顾他起居。胡勇胜的支具放在窗边,看起来久未使用。“用不了了,”徐鸣说,“上次你们来,他还能扶东西走,现在起身都难。”

这一变故发生在去年12月7日,节气“大雪”那天。胡勇胜说,“几天前觉得腿麻,当天麻得厉害,下午就没了知觉。”

当时,胡勇胜心下一沉,记忆被扯回2013年——他站在镜子前洗漱,也是一阵麻木,几秒内变为疼痛,直接倒在地上——“一到节气就不舒服,每次都是突发。”

体谅父母昼夜颠倒

“大雪”以后,胡勇胜再没站起来过。

4个月前,他还能自己洗漱、三餐,每3天剃须,每7天洗澡,如今都要父母帮忙。“把他拖到凳子上,再拖凳子到卫生间,淋头一冲。”胡宗哲说,“但是费劲儿,他脚不会动,跟着凳子拖在地上。”

胡宗哲和徐鸣还要帮他按摩。

胡勇胜右腿微蜷、韧带紧绷,也是新变故。徐鸣说,这次还好,“2013年,他的腿整个蜷着,根本直不了。”买不起复健器具,就给他用药水烫脚、做按摩,七八个月竟见出成效。所以他们相信,他依旧能好。

翻身也是大问题。胡勇胜说,他左肩胛骨的肿,已转移到左后背。靠自己只能往右翻,“翻得了上身,下身也是平的”。父母心疼,帮他翻身每晚要折腾四五次。

胡勇胜体谅父母,把作息改成昼夜颠倒。白天多翻几次,晚上靠自己扛。肿胀处也时常作痛,“以前是肩,现在是背,无非换个地方”。

爱心中医给予希望

胡家人始终想不通,胡勇胜到底患的是什么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副主任杨荣利为他医治多年。杨荣利对病症的描述是,“嗜铬细胞瘤(全身多发骨转移)”,即恶性肿瘤。“他的病很罕见,主要承重骨都有转移。治疗后几经截瘫重新站立,存活至今实属不易。”杨荣利忘了给他进行过多少次手术,频繁手术根本受不了。“现行治疗措施用遍,而恶化依旧。”

胡勇胜甚至想到,以重病之躯供临床试验新药或未成形疗法。如若成功,便是天遂人愿。倘若失败,也为后人铺了一块砖。

对此,杨荣利说自己爱莫能助。“道德、法律是否合规?试验的药物、疗法处于什么阶段?都要让伦理委员会审核评估,过程严密。”

一名董姓中医主动联系胡家人,愿为他医治。“肿瘤这边消,那边长,说不清为什么。”徐鸣说,中医犯了难,想再试试,“肠胃好多了,胖了不少。”

“看父母操劳,我无以为报,帮他们捏捏肩都是奢望。”胡勇胜若有所思,很快又笑了,“我不是第一次走不了,还会好的。”

或许对胡家人来说,奇迹永远在。

■记者手记

向死而生,总好过坐以待毙

初见胡勇胜,是在4个月前。他170厘米,只有80斤,肋骨清晰可见。

“你好。”他咧开嘴,主动招呼。他笑起来很好看,眼睛充满神采。讲起生病,像讲别人的故事,看不到病人的影子。

胡勇胜病发是在1998年夏,他正经历中考,三天只吃了一根油条。徐鸣带他到医院检查,X线片里,一大团阴影笼罩在腹部,心肺早被挤压变形。医生说,他只能活3个月。

医生在胡勇胜肾上腺切下9×11厘米肿瘤。他一天天好了,表面看并无恙。

复发是在2005年,七年后。胡勇胜报了校运动会400米,跑过弯道时,腿根处一阵疼痛。医生说,肿瘤转移到骨头了。

胡勇胜双侧髋部被切开,右侧被植入一块钢板固定,左侧的转移瘤被切除,

“手术时疼到捏碎氧气罩。”

此后,他时常复发,成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常客。大大小小的手术,他体内的金属越来越多。拄拐、复健、扔拐……医生讲起他都是佩服。

我问胡勇胜,“你怕过吗?”“有吧,那么多病友都走了。”胡勇胜看看我,“可我不是还在吗?”

他想起身,双拳支在床上,身体抖动得厉害。

“你别怕,都是疤。”

胡勇胜腿上有条疤,10多厘米。稍稍一动,体内的钢钉就能从皮肤上凸出来。

“那么多人关心,这是精神支柱。”至于为何愿试验新药或未成形疗法,他说,“向死而生,总好过坐以待毙。”

我离开时,晚霞刚落。胡勇胜的父母出来送,笑容像他一样灿烂。

图/记者潘之望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作者:迟名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