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将添百个

2016-02-17 14:5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陈斯)17日上午,记者从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会了解到,2016年将新建1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并将心理服务纳入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扩大社区心理服务试点到50个。

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今天在会上介绍今年本市社会建设工作要点时透露,本市今年将制定发布社区服务与管理工作规范,建立社区服务管理标准。研究制定量化指标体系,以“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为载体,在有条件的街道及社区探索建设社区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一站式服务。完善社区服务站功能,加快推进开放式社区服务站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网点式区域通办,同时支持专业心理社会工作机构进入社区服务。

根据今天发布的《2016年北京市社会建设要点(征求意见稿)》,今年本市还将研究制定全市社区治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继续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达标、社区服务管理用房项目建设,新建100个社区规范化示范点、150个老旧小区自我服务管理试点。同时以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为基础,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今年将再认定10家左右的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基本实现市级社会组织“枢纽”全覆盖,努力将80%以上的区级社会组织、90%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工作体系。

今年还将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加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社区服务管理的力度。在试点工作基础上,逐步将街道(乡镇)面向社区的事务性、服务性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给有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及社区组织承接。

今年还将新建532个智慧社区

在对社会组织的治理方面,今年将研究制定社会组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实施全市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引导社会组织诚信自律,建立服务承诺制度。

加强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推动社会组织信息部门联网和社会公开查询,探索建立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制定信息公开及管理办法。

另外,本市今年还将新建532个智慧社区,支持建立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智能配送体系,促进社会服务管理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问题联动解决,让智慧社区建设更多更好惠及民生、服务社区。

在社工队伍建设方面,本市将继续实施社区工作者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同时还将建立社会领域志愿者激励回馈机制,推进社会领域志愿者服务长效化、制度化。

责任编辑:包萌(QN0017)  作者:陈斯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