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6日,是四环汽配城停业后的第一天,市场内还有大量店铺没有搬走,两名商户用三轮车拉着自己的家当,离开比以往冷清不少的汽配城(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2014年10月,总占地面积38.6公顷的望和公园开放,成为望和桥地区最大的城市休闲公园,它是在昔日汽配城、灯饰城原址上兴建的。图为孩子们在南园的儿童乐园塑胶“土坡”上尽情玩耍(资料照片)。本报特约摄影 庞铮铮
2月的北京依旧春寒料峭,但位于东北四环外望京桥和望和桥中间的望和公园里却春意盎然。常年锻炼的老年人在园内健步如飞,两三岁的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蹒跚学步。
“两年前,这里还不是这样,那会儿乱极了。”已经退休的王淑芳老师,住在与望和公园一路相隔的鹿港小镇,对这里的变迁最有发言权。她对这里的记忆,印象最深的就是四环汽配城的脏、乱、堵。
“这里没有排水设施,下雨天积水都能过膝;没有配套的环卫服务,白色垃圾满天飞,污水废油满地流。”王淑芳说,过去从她家往西看到的是脏乱的“糟心景”。
同样住在附近的陈金梅,很是气恼四环汽配城带来的拥堵。“很多车主奔着这儿配件便宜,扎堆儿来买件、修车,四环辅路和周边的几条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遇到周末更是有家难回。”
望京西路社区主任潘珍更担心这里的安全。“商户们随意将电线扯来搭去,飞线那是常事儿,有的电线就挨着煤气罐,让人看着就揪心。”他告诉记者,由于担心这里的安全,社区几乎每周都派人挨户巡查,冬天的煤炉、夏天的电线,四季的消防无一不让人提心吊胆。
变化自2014年春节后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后,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朝阳区、望京街道等部门在动员搬迁前,积极与河北、天津和北京五环外的汽配市场对接,为商户们找到了更好的发展去处。”望京街道干部孙贤婷说,借助协同发展大势,四环汽配城内1000多家商户、1.5万人在三个月内全部顺利疏解外迁。环境脏、乱、差和交通拥堵统统成为历史。
“好事儿不仅办得好,还办得快!”王淑芳说,四环汽配城搬迁腾退出的22.5公顷土地,整理完没几天就初具城市公园的雏形。“4月还是一片狼藉,6月这里就花草繁茂、郁郁葱葱了。”一直住在附近的李大爷说,规划公园时,设计师特意留下树龄几十年的大树,让它们见证这里的发展。
“阿姨,我们今春还要对公园进行改造,想听听您的意见。”看到人多,公园管理处的负责人来到人群中。
能不能增设座椅、能不能增种绿藤植物遮阴、能不能引入公益演出……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心中公园的样子,提出了十几项改进意见。
“大家的意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咱们公园现在有历史记忆、花海融春、动感天地、童趣迷宫四大景区,既有对过去汽配城、六公主坟村历史文脉的回忆,又注重公园景观的设计。特别是提供了球类运动、轮滑活动场所,未来还会有网球场、足球场。”公园负责人话音未落,几个小伙子就踏着滑板进了公园。
“过去,这里是喧闹嘈杂的汽配市场,环境差害得我们心情也不好。如今,这里成了附近居民的大客厅,我们老邻居见面聊天、遛弯儿都约在这里,这么大一片绿地让我们心里豁亮!”陈金梅说,夏天,公园中心广场就成了附近居民的舞场,由于离居民区还有一些距离,广场舞既热闹又不扰民。望京街道和社区去年还组织了近万人参加的长走活动,让更多人在优美的环境中,参与到健康生活方式中来。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金红色的晚霞,望和公园里却依旧人头攒动,很多市民都习惯了在运动中结束忙碌的一天。他们不会忘记,正是协同发展,让环境脏乱差的汽配城变成了优美幽静的城市公园,也正是京津冀一体化,让这里告别拥挤的城中村历史,开启市民的幸福生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