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在他乡 快乐师徒黄土高坡建电塔

2016-03-09 13:05 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人在他乡 快乐师徒黄土高坡建电塔

3月3日下午5点,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山西晋中祁县东部的一片黄土高坡上,51岁的北京人老马还在认真查看着前几天刚刚完工的水泥塔基。一阵风吹过,夹杂着细碎的黄土,老马不禁眯起了眼睛。去年6月,刚刚忙完了福建的项目,老马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来到这里,接手建设榆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项目。

IMG_2008

刚传来消息,有个村子提出,通过村里小桥的卡车,必须交5万元的过路费。师父老李(图左)和老马为这事,紧急商量解决办法。

师徒俩相逢在异乡

老马名叫马万华,家在西单灵境胡同里。18岁高中毕业后,他去了北京电力工程公司,拜李石峰为师。尽管是师傅,但老李只比他大6岁。这次在祁县干的工程项目,师徒俩再一次搭伙干活儿。

老马干的是苦累活,而师傅老李干的更多的是“得罪人”的事儿。工程项目主要是建造电塔拉上输电线。建电塔,需要找地方,而这塔盖在谁家附近,都会招来一通埋怨和不解。老李的活儿就是四处打圆场。这圆场的事儿可不好干,人生地不熟不说,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北京人的那一套办事的礼数在当地全都派不上用场。在给老乡做思想工作的时候,有的人不仅不理解,甚至还扬言要卸掉老李的一只胳膊。

老马的苦累活儿也不省心,嘴皮子上的功夫一点儿也不比师傅差。他白天忙着看施工进度,看设计图纸,协调厂家运来的建塔材料如何堆放。晚上忙着给施工队开安全讲座,甚至还得准备试卷,考核十几支施工队的工头们。安全的事儿无论轻重,在老马的眼里都是大事。不戴安全帽,不准工人们进工地;装塔时,吊车下面和周边不许有人有设备;午饭要是谁喝了几两小酒,那就更不能进工地干活儿。别看老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但只要谈到安全,笑容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渴了就捧着溪水喝

IMG_1861x

眼前的一堆钢管,老马的任务是如何把它们安全地组装起来。

打工作起,老马和老李就常年在外面跑,一开始是师徒俩一起跑,后来随着老马业务的不断精湛,他开始独当一面。在2008年之前,师徒俩一直在北京周边地区跑项目。相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马觉得现在的条件好多了。那时候,通讯不发达、科技也相对落后,师徒俩扛着笨重的工具以及生活用具,在大山旮旯里寻找图纸上标定的电力塔位置。有时候差十几米的距离,就要拐过一个山头。

老马说,一般建架塔的地方,都是人烟稀少的山地和丘陵。烈日炎炎的夏季,山里热得要命,随身带的水很快就喝光了,揣着钱也找不到卖水的地方。为了解渴,师徒俩就趴在山间的小溪旁,用手捧水喝。有时候水里漂浮着烂树叶,师徒俩就吹吹叶子,一闭眼,也不管水里面有没有什么脏东西,咕咚咕咚地喝个痛快。

回想起当年的那段时光,师徒俩觉得现在的施工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一个是有了准确的定位系统工具,还有就是通讯也发达了,想父母、媳妇和孩子的时候,可以每天打个电话。

再后来,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老马和老李开始往外地跑了。

2010年,老马的同事在援建老挝时,不小心被当地一种毒虫子咬伤,竟然得了毒血症,被紧急接回国治疗。老马临危受命,接了他的班,办理了出国手续。人家出国是看风景,老马出差也能领略异域风情,不过,他欣赏到的景色可不美妙:两米多长的绿色毒蛇在草丛中嗖嗖地蹿;无论身上喷多少防蚊液,毒蚊子还是会顺着袖口和裤脚往里钻,腿被叮咬得就跟芝麻烧饼似的;每天出门,脚上的鞋就没有干的时候。

子承父业令人欣慰

常年不着家,野外作业又很辛苦,年轻人都不爱干的活儿,老马和老李一干就是30多年,好在他们的媳妇都比较理解,没有因为他俩不顾家而红过脸、闹过矛盾。

在北京周边地区干项目的时候,因为离着北京近,老马和老李每个周末都能回家看看。而现在,由于人在外地干项目,一年当中也只有春节的时候能回家。虽说祁县距离北京并不远,坐高铁也就三四个小时,但是项目部离不开人,只有家里出了大事,才能请假回家处理两天,然后还得回来接着干。项目要一直持续到明年7月。记者了解到,他们要建设的126个电塔,七成以上都要搭在丘陵和山区,工程量很大,难度也很大。

虽然这辛苦这么工作,竟然也有接班人了,接班人还是自己的儿子。每当说起这事,老李的脸上都会露出幸福的表情。原来就在3年前,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力行业。如今,小李的工作是运行维护,哪条线路出了问题,由他那边调配人手来处理。因此,一到夏天用电高峰、春节除夕,都是小李最忙的时候,就连举家团圆的除夕,小李也得在单位上值班。老李有点儿心酸,不过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还有几年,老李就要退休了,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忙了大半辈子的他才能每天都看到儿子。

责任编辑:张佳文(QN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