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家里停水,家住朝阳区胜古南里平房区22号院的郑先生称自己“资历最深”,“入户的自来水管基本没水,全院8户人家就靠院里一小水龙头滴答,日子简直没法过”。和郑先生有同样遭遇的至少有30家,已经持续多年。3月24日,记者从和平街街道办事处城建科了解到,为这片居民解决用水问题,已经纳入2016年朝阳区及和平街街道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名录,家家通自来水的日子有盼了。
家里洗衣机成摆设
昨日,记者来到朝阳区胜古南里平房区,刚进22号院就看见墙边立着的4L的矿泉水桶在一个滴水的水龙头底下接水,旁边一位女士告诉记者,“这已经开到最大了,有水就不错了”。
据22号院的老街坊们介绍,早在十年前,家里的自来水量就逐渐减少甚至出现停水的状况,“情况越来越严重,大概三年前,没水的时候比有水的时候都多了,现在彻底没水。房管单位和街道帮我们在外面弄了个水管,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现在连那个水管都快不出水了”。
今年快90岁的刘奶奶是院里一位“空巢老人”,由于岁数大行动不便,她家里饮用和做饭的水都是邻居们帮忙提的。提起这事儿,她眼里泪水直打转,“年前只提了一小桶水就在门槛儿上绊倒了,家里躺了好一阵子,多亏邻居们帮忙,不然家里都没水吃”。
在院里已经住了30多年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大伙儿轮流接到的水也只够做饭,“平时洗衣服都去儿子家,或者附近的熟人家用桶提点”。她指着家里的洗衣机告诉记者,因为停水,“这成了摆设”。
附近缺水现象普遍
后记者走访了解到,22号院附近几个院的居民们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情况,自来水管是几乎每家都有,但白天很少出水,“都得靠夜里接水存着”。
已经退休的王阿姨平时在家看孙子做针线活,除此之外,因为她家有水,她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帮邻居接水。原来,她家附近十余户几乎都没自来水,洗菜做饭都得提桶到她家里接。“我也嫌麻烦,家里常年就这么湿漉漉的,水管基本都不关。但邻居们也是没办法啊,连做饭的水都没有,简直太要命了”。
街道回应
已着手改造施工
和平街街道城建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年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胜古南里平房的居民缺水的问题,由于房屋老旧,管道复杂且问题多,“我们去年开始逐一入户调查,考察用水量、缺水点,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一个改造方案”。直到年前才有了好消息,“提交上去的方案和资金都得到批复,但由于冬天施工条件不好就没开工。最近正在和自来水公司确定最后的施工方案,尽快开工。”
此外,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胜古南里平房的自来水问题已经列入朝阳区及和平街街道2016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名录,所以年内一定会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