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新城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建议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推进医院、学校、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顺义怡馨家园 冯超 小区配备了成人健身器材,但却没有适合儿童锻炼的设施。成人健身设施,家长不敢让孩子碰,希望社区美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性化。 “十三五”期间,顺义将依托中关
“十三五”时期,顺义区将规划建设T1线、T2线、T3线3条有轨电车线路,全长65.2公里。届时,顺义区背靠机场可前往机场却不方便的交通难题将得到解决。昨天,顺义区发改委主任于长雷介绍了顺义区“十三五”规划,解决北京东北部的路网建设问题成为其中的重点之一。
规划实施东北部与两个机场的轨道交通
出行
于长雷介绍说,顺义区经过反复论证发现,整个东北部进出通州有问题。北京市原来的路网是以天安门为中心,呈现环状。现在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东北部包括昌平、密云、延庆、平谷等等,去通州的路线没有,最后所有的路都要汇到东六环。现在这些地区再往通州副中心就出了问题。通州面向东北部,只和顺义接壤,其他所有的东北部地区都要途经顺义。于长雷表示,通过对路网结构重新梳理出的一些项目将上报市政府。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顺义将以重构行政副中心以北路网结构为重点,加快北京东北部路网建设。实施通怀路建设和通顺路、右堤路提级改造,提升与行政副中心的通行能力。加快中干渠路建设和四纬路东延,推进京承铁路既有线路提级改造,优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网结构。建设地铁15号线东延至杨镇以及S6城际铁路联络线。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加快顺义南部地区与行政副中心一体化的路网建设。
于长雷说,大兴新机场建成后,通过S6线等和首都国际机场的连接没问题,但是整个东北部地区和两个临空区的连接有问题,到底是采取高铁还是轨道等方式尚未确定,正在向市里提出建议。“十三五”期间,将规划实施与首都国际机场、大兴新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
连接机场与牛栏山T1线有望今年开工
“别看顺义背靠机场,可顺义居民去机场比从三元桥出发去机场还困难。”于长雷坦言,顺义居民从机场打车回家都没有出租车司机愿意接活。“十三五”期间,有望加快背靠首都机场的东北部地区有轨电车建设。
在规划的3条有轨电车线路中,T1线南起T3航站楼,北至牛栏山组团,长26公里;T2线南起李桥,北至后沙峪,长17.4公里;T3线西起顺义西站,东至顺义区河东,长21.8公里。
“3条线呈扇形,面向城里,背靠顺义。”于长雷说,按照规划,“京沈客专”在顺义的白马路上有一站,叫顺义站。T1线计划从这条高铁的顺义站往下,途经国展地区,奔河东地区。T2线奔国展,途经机场,贯穿东西。T3线走南侧方向,奔北部,从空港地区穿过来。3条线和地铁15号线、京沈高铁以及机场线都有串联,通过建设这一轨道系统把背靠机场的新国展、机场、河东地区以及机场航站楼等地区衔接。期待将来机场专线通过与T1的接驳,将机场专线变成交通的运载线。
于长雷介绍说,目前这3条线路还处于前期调研中,正在进行规划设计。T1线有望在今年开工。
友谊医院顺义院区2018年竣工
医教
北京城市学院(杨镇)、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友谊医院顺义院区项目……“十三五”期间,顺义区拟实施多个重点项目。
友谊医院顺义院区选址位于后沙峪镇新城第18街区,东至天北路,西至中国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南至规划路,北至机场北线南辅路,规划建设非营利性友谊医院顺义院区设置病床1500张,国管中心营利性医院设置病床200张。设置9大诊疗中心,预计达到每天6000人次的诊疗量。另外,还预留了500张床位规模,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届时,北京东北部及河北部分地区,包括怀柔、平谷、密云及昌平、通州、朝阳部分地区,还有河北三河、承德等地区百姓不用再进城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项目预计2016年开工,2018年竣工。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顺义项目位于后沙峪镇顺义新城第21街区,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72个教学班,初中30个教学班,高中42个教学班。项目预计2016年开工,2017年竣工。
建设155公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
绿化
未来五年,顺义区还将建设“舞彩浅山郊野公园”,绿化总面积约1200公顷,新(改)建骑行路全长约71公里,为浅山地区配套建设的唯一大型公园项目,给北京市民、周边城镇居民提供一个郊外游憩、休闲运动的场所,项目计划2017年开工,2019年竣工。
顺义将建设五彩浅山滨水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二期工程,研究论证大孙各庄、张镇、北石槽合计约155公里步道二期工程。重点在张镇莲花山、龙凤山、大卜山修建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沿金鸡河、无名河修建自行车观光步道,预计步道总长度约35.5公里。对莲花山滑雪场、白鹭山庄、金旺果园等现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七个休闲驿站,为游客提供休憩、餐饮等服务,计划2018年开工,2020年竣工。
将成为全市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产业
现场探访
顺义成北京城市学院主场
昨天,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城市学院位于顺义区杨镇的新校区。目前,已有5000余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明年再入驻5000名,到2018年,师生将达到2万人。届时,原来的中关村校区将变身研发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不再承担任何教学功能,基地研发的成果也将落地顺义。
新校区里,五栋错落有致的砖黄色实训楼很是显眼。除了各种实践设备,学生还能走进飞机“机舱”亲自操作。“机舱”前半身模拟的是波音737-800,后半身模拟空客A-320,学生们不用“飞天”就可以实际体会真实的机上迎宾礼仪与设备操作。
在汽车系的实训基地,不同型号的汽车摆满一层,一群大学生正围着一辆汽车听老师讲解。二层的教室与众不同,中间是桌椅和电脑,四周则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汽车部件,电脑和汽车部件联网,设定汽车部件出现故障,学生就可以在电脑上操作维修。汽车系主任白晶介绍说,目前,汽车系三个年级的12个班学生全部在这里学习。未来的职业方向为汽车研发、制造和保险理赔等。
学校打造空中乘务和汽车实践基地,瞄准的是顺义区两个千亿级的产业群——临空经济和汽车产业,为顺义区“十三五”的发展培养重点人才。
据介绍,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城市学院形成了一校多址的状况,除了位于中关村北四环的校区外,还分散在城区多处,且多地处交通要塞,周边交通压力较大,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诸多限制。
去年,位于顺义杨镇职教园区的原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顺义一职、汽职三所学校并入北京城市学院,使这所学校的疏解成功“破题”。
北京城市学院入驻顺义,结束了北京市潮白河以东大约占全市总面积六分之一的地区没有高校的历史。这里还将建成本市东北部地区中小学师资培养基地,并支持学校建设30个左右的科技实验室,面向顺义、平谷和密云三个郊区中小学开放。
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在现场介绍说,北京城市学院搬迁至顺义后,除保留航天城校区作为研究生培养和研发基地外,其他校区将全部转型为公共服务设施,原中关村校区则改建为研发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学院在疏解2.5万多名师生的基础上,直接带动市区3至5万产业人员迁移至顺义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