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墓今年增设“香纸回收”

2016-03-26 14:46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上午30万市民踏青扫墓 清明过后统一焚烧

今天是全市首个清明扫墓高峰日,据市民政部门统计,截至上午10点,全市共有30万人为逝去的亲友祭扫祈福,扫墓车辆达5.6万辆,同比分别降低1.6%和12.5%。记者同时获悉,《北京市殡葬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已经印发,未来5年本市公墓将不再新建传统墓碑,对于租用合同到期的传统墓穴原则上不再续租,并且将对不再续租的墓穴给予奖励。

■新措1

“香纸回收”统一焚烧

上午8点30分,地铁1号线八宝山站进出的人流明显增多,一趟趟从地铁站到八宝山人民公墓的摆渡车上坐满了乘客。在人民公墓西门通往墓区的主通道上,众多前来祭扫的市民人来人往,西门上方长9米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记录着祭扫市民对亲人的思念寄语。

记者在人民公墓内看到,除了往年设置的免费领取鲜花、水桶、描碑漆笔等服务,今年还增设了“香纸回收”。“公墓内禁止点火,如果您带来了香纸,可以统一放在我们为您提供的大信封里,外面写上逝者的姓名和您的祝福,我们会在清明节过后为逝者统一焚烧。”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墓区禁火,焚烧地点会选在八宝山殡仪馆等可以燃烧的区域。

清明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服务接待日期间,有条件的扫墓点将免费为低保或优抚对象提供4项基本殡葬服务,包括市属两个殡仪馆免费为低保或优抚对象逝者家属提供遗体接运(城六区内)、暂存(三天以内)、火化(普通炉)和骨灰寄存(一个月),并免费提供低价保障类骨灰盒。

■新措2

新增生态葬

安葬墙体外嵌有“十二生肖传说浮雕”,墙体上码放着景观花盆式碑体,盆内可以插放鲜花、绢花,盆内侧刻写逝者姓名及生卒时间,外侧有各种石雕。记者在人民公墓西北侧区域看到,一片新增设的生肖生态葬区十分显眼。

“这种新增的葬式有大约300个墓穴,每个墓穴可放置两份骨灰,价格初步定为高处3.2万元,低处2.8万元。”工作人员介绍,生肖生态葬的骨灰安葬于墙体内部,安葬时不需要骨灰盒,公墓提供可降解的专用骨灰罐。由于清明期间人民公墓暂停业务办理,有需要的市民可在4月10日后到业务大厅咨询办理。

■新措3

传统墓穴不再续租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本市公墓不再新建传统墓碑,减少石材、水泥等不可降解材料在建造墓位过程中的用量,积极推广使用可降解骨灰盒。同时,采取过渡方式因地制宜建造小型节地墓,对租用合同到期的传统墓穴,以适当方式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原则上不再以传统墓穴的形式续租。鼓励缩短墓穴租赁期限,对不再续租的墓穴给予奖励。

在完善殡葬服务定价机制方面,将合理界定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和选择性殡葬服务范围,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殡葬服务价格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部分也将进行适时调整,殡葬服务单位不得捆绑、分拆、强迫或误导消费。

此外,还将建立政府购买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将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生态安葬等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纳入政府保障范围。(记者兰洁)

责任编辑:冯强(QN0011)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