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一首饰店凌晨偷排刺鼻废气 胡同居民投诉

2016-04-02 15:34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4年了,我们得戴着口罩睡觉

用过的化学制剂直接倒进下水道

屋顶上排废气的管道

“4年了,几乎夜夜如此!”1日,新街口南大街前公用胡同居民反映,胡同东口有多家首饰店,这些店铺通常在晚上进行首饰加工,化学药剂产生了特别难闻的气体。每逢深夜,呛人的味道弥漫在胡同里,居民们夜不能寐,只好戴着口罩睡觉。尽管居民们多方投诉,但由于种种原因,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居民反映

呛人气味闻了4年

昨天,记者来到前公用胡同。胡同内外,大大小小的首饰店真不少,基本都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店铺内,一边摆放着展柜供客人选购,另一边就是加工车间。车间里,工人们各自忙碌着,“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居民们说,白天,工人们做的只是打磨、镶嵌,可是晚上店铺关门后,就会有难闻气体飘出来,弥漫在胡同里,每天凌晨3点到5点期间气味最重。“你仔细看,每家店铺都有烟囱或排气管。”一位居民向记者诉苦,店铺排出的气体非常刺鼻,闻上去像是化学制剂,闻久了就会头疼,有时候还恶心。“除了休息日,每个月有20多天,胡同里总是气味呛人。街坊们睡觉时都得戴着口罩。夏天快到了,你想想我们有多难受!”

其实,即便是在白天,记者也隐约闻到了居民们说的刺鼻气味。尤其是井箅子周边,味道格外强烈。后公用胡同的一位居民说,这是因为个别店铺偷偷将用过的化学制剂直接倒进了下水道,所以味道才这么大。

■解决之道

没找到好办法根治

带着居民们的反映,记者来到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接到居民们的举报后,街道办事处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执法权有限,以他们的一己之力确实难以根除废气的来源。“把问题反映给城管吧,人家又不是占道经营,城管也无能为力。找派出所呢,这些店铺都是私房,夜间敲门人家就是不开,民警也没有硬闯的道理。而工商部门更是多次上门检查,这些首饰店都有营业执照。安监部门来了,人家一个个装着化学制剂的瓶瓶罐罐放得整齐着呢,跟安全隐患也没多大关系。情况我们都了解,可是太无奈了!”这位工作人员边说边长叹一口气。为了解决问题,居民们还曾向环保部门求助。可是环保部门检测,空气质量达标。居民们说,首饰店一般干到凌晨5点就收工了,等环保部门来检测时,气味早已消散。

情况果真如居民们反映的那么糟糕吗?今天凌晨4点半,记者再次来到前公用胡同。此时,胡同里的刺鼻气味比白天浓重了数倍。站在前公用胡同、后公用胡同的交叉口处,不到10分钟便让人觉得头昏脑涨,呛人的气味顺着鼻腔直往脑门上涌。虽然各家店铺的卷帘门都落着,但透过缝隙,能看到一些店铺灯火通明。记者上前叩门,却始终无人应答。

■刨根问底

呛人气味到底是啥

居民反映的刺鼻气味究竟来自哪里呢?记者咨询了一位业内人士。“这些店铺是不是都挂着首饰回收的招牌?”他分析,从技术层面讲,首饰加工有两道工序会产生难闻气味,分别是焊接和提纯,而后者尤其严重。一些店铺回收旧首饰后,会用王水或类似的化学制剂,将旧首饰熔炼,排出杂质,达到提纯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盛有王水和旧首饰的容器经过高温加热,就会蒸发出大量气体,这就是居民们闻到的刺鼻气味。而在首饰加工行业,回收旧首饰,然后熔炼提纯卖出,这之间的差价是一笔不小的利润。很多规模不大的首饰店,对这样的买卖青睐有加。

但是,熔炼旧首饰的化学制剂以强酸为主,高温加热后产生的气体会损害人体呼吸系统;废气中还带有大量重金属,对人体及周边空气的影响可想而知。另外,从专业角度讲,熔炼后的废水需要妥善处理渠道,直接排入下水道更会腐蚀管道。

本报记者 景一鸣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