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老铁道部部长之子:从没靠父亲身份办过事

2016-04-21 15:2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刘建章儿子刘润生在家中接受记者专访 摄/记者 黑克

刘建章全家福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朱顺忠 张蕊) 从1949年滕代远担任铁道部的第一任部长,到2013年盛光祖卸任最后一任部长,64年时间,13任部长,铁道部可以说见证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腾飞。

刘建章,铁道部第六任部长。青藏铁路建成时,96岁高龄的老人曾兴奋地说:“我也想坐高速火车去拉萨。”日前,记者来到了朝阳区亚运村附近的安园小区,专访刘建章的二儿子刘润生。

现在每年春运的火车票都是一票难求,几十年前的火车票在当时也是稀缺物资,身为铁道部部长的儿子,刘润生这样告诉记者:“我出差在外都是自己排队去买火车票,只有尽量早去排队,买不到也没办法。”

母亲上书毛泽东解救在押老干部

刘建章和妻子刘淑清一辈子伉俪情深。“文革”期间,刘淑清曾经上书毛泽东,也正是因为这封信,解救了一批在押的老干部。

据刘建章的女儿刘润芬回忆,1968年2月13日深夜,刘建章家里突然闯进来一伙身穿军装的人,以查户口为名,不由分说地给刘建章戴上手铐,押进汽车绝尘而去。

刘建章被抓走后不久,刘淑清再一次被隔离审查。不仅如此,造反派还逼她退党,但她拒绝签字。解除审查后,刘淑清获悉,刘建章被关押在秦城监狱。

“我在外交部和冀朝铸(时任总理英文翻译,后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同志比较熟悉。1971年,他从时任铁道部部长的杨杰那里得知我父亲的问题已经查清,没有任何问题时,立刻告诉了我。之后,冀朝铸为我们向周总理递信两次,他还利用方便的机会,当面向周总理反映过父亲的情况。”刘润芬回忆。

1972年6月8日,刘淑清获准带领在京的子女去秦城监狱看望丈夫。探视过程中,刘淑清发现丈夫在狱中的情况非常糟糕,面黄肌瘦,胳膊不能举,连说话有时也咬字不清。加之监狱生活条件如此之差,每天连饮水也是有定量的(每天三杯),再渴时就只得喝冷水,每天“放风”也只有三十分钟时间。这让刘淑清心情异常沉重。她下定决心要救丈夫出狱。经过深思熟虑,刘淑清把在干校的大女儿润芬叫回来,秘密商量给毛主席写信的事情,想让大女儿通过唐闻生和王海容给毛主席递信。   

信递上去以后,全家人都很忐忑,不知道这封信会带来什么。事实上,这封信当天就通过王海容转呈到毛主席面前。

后来,王海容才告诉刘润芬,毛泽东看到信后把她和唐闻生找去询问情况,她们将所了解的事实,一一向毛泽东作了汇报。不久后,毛泽东做出如下重要批示:“请总理办。这种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是谁人规定的?应一律废除。” 

周恩来得到毛泽东的批示后,立即采取措施,保护那些受审老干部。自此,在押干部在狱中的生活都有所改善。王任重(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曾说:“由于刘大姐上书毛主席,在狱中都可以喝到热水了。”

1972年12月22日,刘建章被“保外就医”,刘淑清和孩子们将他送到工农兵医院(即同仁医院)。此时,刘建章脱离了将近五年的监狱生活,全家人终于团聚了。

刘润芬说:“写信后不久,经过多方营救,大批干部陆续被释放。当母亲得知一些熟悉的老同志也被放回家时,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总要亲往祝贺。一次,罗瑞卿伯伯见到父亲,上前紧握父亲的手,让父亲一定转告母亲:‘感谢刘大姐!谢谢她敢于上书毛主席,否则多少老同志将死在狱中。’曾被关押过的许多叔叔、伯伯见到母亲时总会感叹,他们得以活着出来,幸亏有刘大姐的信,这封信写得及时,写得有分量。”

收养的老战友的孩子也直接喊“爸爸妈妈”

1975年,刘建章担任铁道部副部长。从刘建章到北京工作后,每逢周末,都有原来的朋友登门拜访,每次有客人到来,刘建章必盛情款待。吃饭的时候这些布衣朋友必居上位,与刘建章一家围坐在一张大桌子上,谈笑生风,其乐融融,没有高官与布衣之分。

在战争年代,这些人都曾经掩护过刘建章和刘淑清,并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文革”期间,这些人也帮助过他们一家,所以在刘建章成为铁道部部长后,也没有因为自己位居高官就疏远或者看不起这些曾经生死与共的朋友。

刘润生说,当年家里的人总是很多,十分热闹。因为父母亲疼爱关心不止他们九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些烈士的孩子们。如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马本斋的侄女马国凤、赵义京之子赵遗根、刘铁之之子刘侃如等。

这些孩子周末和假期都会住在刘建章家里,和刘建章的孩子一样都能够享受到父母的关爱。给孙女刘益华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奶奶收养的老战友的孩子,经常去爷爷奶奶家住,也直接称呼爷爷奶奶为“爸爸妈妈”。

至今让刘建章的儿女们记忆犹新是1976年,唐山发生了举世罕见的大地震后,刘建章前往震区抗震救灾的情形。

由于不放心刘建章,刘淑清就让15岁的儿子毛毛跟着丈夫做“警卫员”。毛毛后来回忆称:“爸爸几乎九天九夜没合眼,我找来水给爸爸喝,他都舍不得,让留给别人。”

彼时,刘建章和工人们一起吃饭,每次吃完饭,刘建章都会让儿子毛毛找秘书去给工厂结账。一次,刘建章生病了,厨师给做了病号饭,他还特意让毛毛去问对方,这顿饭是不是需要加钱。弄得厨师当时都哭笑不得。

“文革”期间未被抄家

出生于1936年的刘润生,今年整整80岁了。对于不清楚或者不了解的事情,他都会直言:“这个我不能评价,因为我不了解。”

他说:“我们从小就受父亲母亲的教育,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能乱说。”

刘润生记得当年母亲有一台缝纫机,有一天,一个邻居到家里来借缝纫机,母亲毫不犹豫地就借了,后来这个邻居就用这台缝纫机替全村甚至周围村庄的人做衣服,来养活全家人。“家门口卖白菜的,都会挑最好的菜给老太太送来。”

1946年,刘润生跟随母亲从张家口撤离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是和父亲的单位一起撤离,条件好了许多,给我们家配了一辆胶皮轱辘的大车,由四舅姥爷负责赶车。”刘润生和记者回忆,这种车在当时算比较好的交通工具了,因为很多人家配备的都是铁皮轱辘的大车。

“撤退的一行人在某地休整后,我们正要装车出发时,发现我们的大车被人拉走了,给我们剩下了一辆铁轱辘大车。当时四舅姥爷非常生气,要去追回我们的车,但是被母亲制止了。母亲说,大家都不容易,我们有个车能用就可以了。”刘润生说,在那段路上,母亲不仅要照顾自己的家人和孩子,还要抽出时间去帮助随行的技术人员和他们的家属。

刘润生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们的家没有被抄,和母亲平时的为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大概没有人好意思去抄我们的家吧,反而对我家还是有所保护的。”

不能对外宣称自己的父亲是做什么的

刘润生记得,当年他出差在外,都是自己排队买火车票。并不是每一次都有好运气能买到火车票,可他没有借助过父亲的权力。刘润生说,那时候火车票是稀缺物资,并不是想买就可以买到的。“只有尽量早去排队,买不到也没办法。”

刘润生还记得,当年他在保密单位工作,父亲就给他提过两点要求,一是不能让他的妻子知道他的工作性质;二是不能对外宣称自己的父亲是做什么的。“我们兄弟姐妹的工作都是自己找的,从来没有靠过父亲。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父亲就是刘建章。”刘润生说,直到他工作了很多年之后,才有人知道他是刘建章的儿子。

当年刘润生的女儿上铁路学校需要填写家庭关系,刘润生就告诉女儿,填到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填爷爷、奶奶的信息,他说怕学校知道女儿的身份后,会对女儿特殊照顾。

刘润生的兄弟姐妹们也表示,从来没有坐过父亲的专车,没有依靠父亲的身份办过事情。刘润生说,父亲晚年的时候,他和父亲聊天时聊得最多的依然是,不能利用父亲的干部身份给孩子们搞特殊。

96岁老人“想坐高速火车去拉萨”

在孩子们的记忆当中,刘建章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一张大大的全国铁路地图。刘建章常常指着挂在墙上的《全国铁路线路示意图》说:“我国铁路还是太少了。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只有7.5万公里的铁路。平均到每个人,不到一根烟的长度。”

退居二线后,刘建章认为中国的铁路太少,所以总是一票难求,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因此,只要有机会,刘建章就会反映呼吁,请中央考虑加强对铁路的投资、发展。

2006年7月1日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青藏铁路。经过10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这一天,首次开出奔赴拉萨的列车登上了雪域高原。得知这一消息,96岁高龄的刘建章兴奋极了:“我也想坐高速火车去拉萨。” 但这个梦想,最终没有被实现。

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那一年的2月14日,刘建章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享年98岁。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作者: 朱顺忠 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