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忽冷忽热,虽然市民还未完全换上夏装,但越冬的蚊子却已经复苏。按照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本市每年4月底至5月初越冬蚊开始复苏,蚊虫种群数量开始增长,7月下旬至8月中旬蚊虫密度达到高峰,本市已启动健康北京灭蚊行动,将进行3次统一围剿。
据了解,从现在起到5月,本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清理蚊虫孳生地,降低早春蚊虫密度。据介绍,在蚊虫密度开始上升初期,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有助于降低夏季蚊虫密度、预防蚊虫传染病。同时,在蚊子最猖獗的时期,还将组织开展3次全市统一灭蚊活动,对蚊子开展集中“围剿”。据介绍,北京将培训1000名专业防制技术人员组成多支灭蚊防病志愿者队伍,深入街道、社区,指导市民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灭蚊防病。
此外,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将加强蚊虫密度监测,重点监测居民区、医院、公园、绿地等环境的蚊虫密度变化。市爱卫会和市卫计委建议市民,从自家做起,清理家中及房前屋后、社区、街道的各类杂物,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
市爱卫会建议市民,外出要做好防蚊准备,减少室外被叮咬传播的概率。出国旅行的市民应随时关注旅行地蚊媒病疫情,前往黄热病疫区的人员要及时接种疫苗,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尽量避免到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