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取消3A级景区资质 暂停接团

2016-04-23 08:1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南锣取消3A级景区资质 暂停接团

位于东城区的旅游景点南锣鼓巷,由于近年来接待客流量严重超出景区承载能力,记者4月22日从市旅游委获悉,已告知相关旅行社不再组团前往南锣鼓巷。同时出于控制客流量考虑,南锣鼓巷主动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关注 南锣取消3A级景区资质

南锣鼓巷是本市于1990年11月批准的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2010年5月正式挂牌为国家AAA景区。按照国家旅游局《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标准,南锣鼓巷景区瞬时承载量为1.7万人。

据介绍,目前南锣鼓巷游人天天“爆棚”,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重要节假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激增的游客人数严重超出了南锣鼓巷主街的承载能力,常常出现人满为患、寸步难行的情况,这对当地的街区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对街区风貌和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也极易引发公共安全突发事件。

为了缓解南锣鼓巷周边交通治安等各方面压力,还当地街区居民安静,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申请取消南锣鼓巷国家AAA级景区资质。东城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于4月12日举行专题会议,认为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要求,南锣鼓巷已不符合国家AAA景区标准:一是南锣鼓巷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不属于封闭式景区,周边与居民区相连,无法形成旅游线路环线,不利于游客疏导,也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二是南锣鼓巷客流严重超过了景区核定容载量,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存在人员踩踏等严重安全隐患;三是周围交通压力巨大,前来参观游览的团队大巴车和私家车数量猛增,造成周边交通堵塞严重,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有鉴于此,委员会决定取消南锣鼓巷国家AAA级景区资质。该区旅游委随后按规定报市旅游委备案,市旅游委日前通知相关旅行社不再组团前往南锣鼓巷。

原因 游客骤增影响居民生活

像往日一样,22日的南锣鼓巷依旧处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两点在这里集合”,来自广东的旅游团导游在南锣南口指导着游客。对于南锣将停止接团的规定,这名导游称并不知此事,“免费开放的景区还能禁止旅游团进来?”

喧闹的胡同中,两三组头戴不同颜色帽子的旅游团顺着人流缓慢移动,他们均称也未接到通知。浙江游客潇潇时不时举起相机记录着眼前景象,“南锣不是北京标志性旅游景点嘛,旅游前特意上网查了招牌美食攻略。”

针对停止接团事宜,记者也询问了南锣鼓巷的一些商铺和名人旧居纪念馆,多数都称并不知情。一家特色餐厅工作人员称,店内多以散客为主,很少接待旅游团,消费应该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居民刘阿姨在南锣鼓巷住了30多年,亲历了这里变化的过程。在她眼里,近些年随着各种商业店铺落地,原本生活气息满满的老胡同也变了味儿,取而代之的是每日的喧闹游玩声。如今一到节假日,刘阿姨和周边住家都不敢出大门,甚至连上公共卫生间都要排好久的队。不仅如此,一些旅游团进到胡同内,来回串院,也引起居民不满。

“现在大街上全是摆摊的,又脏又乱,地面相比以前坑洼了很多。胡同狭窄,人又那么多,万一着火,救火车进来都费劲。”刘阿姨说,院里老住家用水少,这些年随着游人增多,街边开餐馆的也多了起来。“商家肯定没居民那么在意,烂菜叶全往下水道里扔,去年七八月份下大雨,老院子里的下水道堵得臭水直往上冒。如果治理就要在街上挖沟,会影响接待游客,我们只能等着雨停了慢慢往下渗或者自行清理。”

建议 南锣应采取限流

“《旅游法》中有关于景区流量控制的条款,当人流量超过景区最大承载力时,限流能够保障游客安全和维护景区环境。南锣鼓巷既是一个著名景点,也是一个街区,因此不论是从景区保护还是街区安全角度讲,一定条件下限流都是合理且应该的。”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说。

“但是,停止接待旅游团体,这个做法有待商榷。因为景区应当对所有游客一视同仁。这个规定既损害了团队游客的利益,也可能让旅行社违约,损害旅行社的利益。”刘思敏建议,南锣鼓巷可以通过加强公共管理、维持客流平衡来保障景区和游客的双重利益,“像时代广场、第五大道,人流多的时候照样会限流。”

至于南锣鼓巷主动取消3A级景区资质,刘思敏认为,对于景区而言,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放弃3A景区头衔,是想淡化南锣作为‘景区’的角色,从而达到限制人数的目的。但南锣已经是名声在外的景点了,取不取消3A对于它的品牌形象影响也不大。”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樊一婧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