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非遗课堂将设“督学”把关质量

2016-04-29 07:19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非遗课堂将设“督学”把关质量

老北京面塑传承人杨帆的弟子刘震正为观众讲解面塑技艺。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李祥 通讯员 宋云辉

不用备课,带着工具就来上课;没有教学计划,教到哪儿算哪儿……为了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今后西城区将在非遗传承课堂上配备“督学”,对授课教师的出勤、教案、效果等进行监督。

4月28日,西城区世纪传承传统文化协会成立,五十名传统手工艺人成为协会第一批会员。他们中既有国家级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也有掌握一技之长的普通艺人。协会将致力于动员全社会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集保护传统手工艺人权益、提升艺人的收入、制定技艺传习标准、提升非遗进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行业规划等职能于一身,将成为传统手工艺人和政府之间的重要联络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一旦消失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近年来非遗保护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面对一些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现状,各地都先后利用学校开展地方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即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课堂、进乡土教材”,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的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同时,由于非遗课程大多是选修课,不计入学分或成绩,任课教师甚至学校应付了事的现象屡见不鲜。某校一位选修了舞狮课程的学生告诉记者,任课教师对舞狮的很多动作并不纠正,只是进行了简单示范,理论学习更少,学生们对舞狮的印象只是“新鲜”。

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狮并不是简单的杂耍游戏。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张延庆介绍,舞狮源于三国,盛于南北朝,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的舞狮分“北狮”和“南狮”,都各自有起源传说。“在非遗传承课堂上,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应该进行讲解,让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为了提高非遗课堂的教学质量,世纪传承传统文化协会将在由政府主导的非遗课堂上,增加一名督导。“督导会对老师讲课的情形进行评估、记录,并监督老师的出勤情况。”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任课的非遗教师每学期将填写一份四十多页的工作手册,其中包含《非遗项目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本手册要在督导的监督下按实情填写。”

西城区进校园的非遗传承人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对课堂的管理确实更为规范了。“过去上课主要靠自觉,现在根据要求要写学期教学计划、考勤表。同时每阶段都要有成绩表、演出记录、与家长沟通记录等。”

除了派出督导监督,协会还将在传承人同意的基础上协助编写教材,对授课做文字、影像方面的记录。“我们的监督和帮助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遗保护协会的成立,既是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要求,也是西城区非遗保护事业发展的自身需求。”西城区文委非遗科科长徐晓辉介绍。西城区从2012年起开启了“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两大系列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走进社区当老师,为孩子和社区居民普及非遗技艺。西城区还连续两年举办非遗传承人公开收徒活动。

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据粗略估算,7成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不属于文化系统管辖范畴。比如,餐饮项目属于行业协会管辖;中医药项目有些归属卫计委,有些分布在高校内……要摸清其底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管理并不容易。“因此需要社会组织参与,共同担负起这一责任。”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外,协会还将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尤其在保护手工艺人权益、增加传统艺人收入、制定传习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力争成为传统手工艺人和政府之间的重要联络组织。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