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茶文化节上布朗姑娘邀市民品古树茶

2016-04-30 14:05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布朗姑娘邀市民品古树茶

五一小长假的头一天,到八大处参加茶文化节,登山赏花、品茗赏茶成了不少市民的选择。

早上8时,八大处山门外售票处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龙,还有不少游客聚在山路边的茶摊前边品茶边聊天。

广场上,老茶客斗茶正酣。家住马连道的李诚老人拿出自己珍藏了15年的老茶头,掰下一小块冲泡。几位老茶客簇拥着他,边品边夸:这茶真好!

不远处,一群游客围着来自湖北的炒茶师傅殷世红问长问短:“这是什么茶呀?怎么这么香?”已经炒茶26年的殷师傅,边用手当铲子在锅里翻着茶条边介绍说,现在很多地方都用电锅炒茶,炒出来的茶都是一个味道,意思不大,可手工炒茶就不一样了,每个师傅的感觉都不一样,同样的茶青,炒出来的味道大不相同,就像中国菜一样。说着说着,茶就炒好了,殷师傅把茶捧到竹笸箩中,抖掉碎叶,又用手捻直条索,一捧绿茶就制好了。一壶清水冲下,游客们纷纷捧起茶杯,一缕茶香沁人心脾。

“尝尝吧,这是我家做的古树茶,真正六大茶山的普洱。”穿着民族服装的布朗姑娘玉公砍把一群游客请到了她的茶棚,甘洌的古树生普,泛着兰花的香气。玉公砍介绍,她的家乡在云南普洱景迈芒景村,家乡的古茶园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区,她的名字在当地是财富的意思,人们都叫她阿砍。头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北京的阿砍觉得北京真好,城市很美,人也热情。阿砍说,古树普洱已被保护起来了,每年她家只采500斤,发往广东、河南、山西等地,当然也包括北京。这次茶文化节,她们只带来了30斤古树茶。

“这茶贵吗?”一位老北京问。

“我们只卖成本价,跟我们村口卖的价格一样。”阿砍笑了。

“什么时候到我们家乡去看看?”阿砍向北京市民发出了邀请。

“啊……啦……哎……”伴着清脆的歌声,茶棚边布朗族的姑娘穿着民族服装跳起了竹竿舞,引来无数市民驻足。

 

责任编辑:扆妍妍(QN0020)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