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送人体捐献器官今后将有绿色通道,当航班延误时,运送器官的航班可优先起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昨天(5月6日)联合发布《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建立绿色通道,确保捐献人体器官转运流程的通畅,将因器官转运环节对器官移植患者的质量安全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2015年10月,一则“千里送肺赶飞机遇阻”的新闻引起业内极大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发微博直播了他所在医院团队运送人体捐献器官的全过程。一份在广西捐献的肺,要在7小时内赶到几千里之外的江苏无锡,移植给受捐赠者,分秒必争。然而,距航班起飞只剩15分钟时,医院的取肺团队才赶到机场,被航空公司拒绝登机,最终在延误了约一个半小时后改签其他航空公司班机才成行。
此次出台的《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要求,在紧急流程下,航空公司会启动应急预案,开通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登机手续、优先通过安检登机。在飞机起飞后到达机场的,由航空公司负责协调安排改签临近航班。航班延误时,除天气因素等不可抗力外,由航空公司协调承运人体捐献器官的航班优先起飞,尽量缩短人体捐献器官运输时间。遇航班满员,在捐献器官保存期限内无其他适宜航班,经协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人员仍无法乘机的,经航空公司同意,可委托机组人员携带转运器官,必要时可通过航空货运运输,航空公司不承担人体捐献器官保管责任。
据悉,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符合国情的由中国红十字会作为第三方参与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并初见成效。截至2016年5月5日,全国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7101例,捐献大器官194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