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诗歌雅集,历史探幽,文化传承……今后,北京的中小学生将拥有一套蕴含传统文化之美的地方教材。据了解,该套教材将涵盖从小学至高中各个年级,目前已启动编写并有部分通过初审。未来,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教学特点选用这套教材。
近日,北京市语言文字实践课程研讨会在黑芝麻胡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召开,呈现了6节展示课和5个学生特色活动展示。
此外,学生还进行了语文实践的展示,例如“语林漫步”、汉服文化展示、歌曲《中国字》、课本剧《礼之用》、诵读《少年中国说》。六年级一班的同学在展示了“走进古诗的世界”后说,“这种可以参与其中的体验学习,我们都觉得很赞。”
进展 北京启动传统文化地方教材编写
在展示活动结束后,北京市课程中心教材研究室副主任朱传世点评认为,传统文化的教学不能一味进行说教。“传统文化不能仅仅是背古文这么简单机械,必须要让学生有参与感和体验感才能知行合一。”朱传世表示,应该让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孩子的体验中流转。
据朱传世介绍,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北京目前已经启动了传统文化地方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编写。据了解,该教材下至小学上至高中都有涵盖,其中分科学、人文、民俗等模块进行编写,随着年级逐渐丰富内涵有梯次深化内容。
目前,该教材已部分通过初审,已经有部分区进行选用。据朱传世介绍,今后教材编写完成通过审定后,可由学校根据自身教学特色进行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