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一线员工自编假证识别教材 帮助基层员工打假

2016-05-20 06:24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地铁一线员工 自编假证识别教材

由于使用视力残疾证等几类证件能在地铁换取福利票免费乘车,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假残疾证在地铁多个站区泛滥,票款损失严重。日前,地铁15号线顺义站区一名一线站务员根据多年“打假”经验,逐渐编制形成内容系统的“假证识别技巧”手册,帮助基层员工打假。目前该手册已经被地铁多条线路和站区列为官方培训教材。

由于凭借军残证、视力残疾证等几类证件可以免费乘车,个别“聪明”的乘客凭借假证换取福利票乘车。排队领福利票的假残疾人给真正需要换取福利票的乘客带来了麻烦,同时也让地铁公司损失了不少票款。

今年2月份,前门站区长椿街、前门等五座车站就查出军残证、视力残疾证等各类假证62本。今年4月顺义站区4个车站查获假证20多本,假证基本遍布地铁的各条线路。昨天,北青报记者获悉,一本名为《假证识别技巧》的手册,被地铁分公司列为员工官方培训教材,用于基层员工的培训。

这本手册中,详细地记录了可以换取地铁福利票的各类证件,罗列了如视力残疾证、士兵证真证的各类信息。通过有效期、盖章、签发单位等多个项目,告诉员工如何识别各类证件,还详细讲述发现假证后如何和持用假证的乘客沟通。比如,不在公共场所说“伪造”,将持假证乘客请到值班室等没有乘客围观的地方等,避免乘客抵触反感。此外,手册还罗列了针对伪造证件的相关法律条款。

记者了解到,这本手册来自地铁15号线一名基层站务员。2012年开始,经常查验证件的地铁15号线顺义站区员工宋钰静发现很难识别残疾证的真假。拿到乘客证件后,往往需要辨认很久,在受到乘客“到底会不会看”的刺激后,宋钰静开始研究起来证件识别方法。

顺义站区副区长赵晶玉介绍,在跑了残联等相关部门后,宋钰静发现了一些靠谱的识别办法。比如,残疾证有编号代表不同的残疾种类,而按照规定只有视力残疾证能享受优惠,编号后序号和种类不符的,使用肢体残疾的编码的假证就能被识别出来。此外,章应该盖在什么地方、填写有什么规范也都被一一列出。

“这名员工总结后,开始在站区介绍,然后去其他站区,后来在整个分公司普及。经过多次修改已经形成系统,目前已经是多条线路和站区使用的培训教材了。”赵晶玉介绍。

文/本报记者 刘珜 线索提供/于先生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刘珜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