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法院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听孩子“真话”

2016-05-30 15:13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爸妈争孩子 孩子想跟谁?

西城法院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听“真话”  

在很多父母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案件中,法官要听取未成年人的意愿。夹在父母中间,孩子纠结的情感中真实的意愿到底是什么?今天(30日)上午,西城法院通报该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在心理专家的帮助下,听孩子说“真话”。

小芊(化名)是一名14岁的少女,父亲是个刑满释放人员。父母离婚后小芊一直随父亲生活。一次,小芊和父亲吵架后离家出走,投奔母亲。母亲随机起诉,要求由自己抚养小芊。

开庭时,小芊父亲情绪激动,和前妻吵得不可开交。他坚称小芊一直和自己相依为命,绝对不会想随母亲生活。而且母亲已经再婚,和现在的丈夫居住在一间不满十平方米的平房,小芊也不适合随母亲共同生活。母亲解释说,她与丈夫和小芊睡上下铺,小芊睡在自己的上铺,小芊愿随自己生活。

法官介绍,小芊已满十周岁,按照法律规定,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法院需要征求小芊的意见。但小芊在法官面前沉默不语。案件的矛盾激化程度和选择的两难性,促成西城法院首次在民事审判中引入心理疏导程序。法官联系了中国政法大学心理系的老师一起登门走访。通过一个多小时的深谈,老师终于了解了小芊的真实想法。

其实,小芊跟父亲感情很好。但她觉得父亲整天无所事事,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要是和妈妈一起肯定更有保障。虽然小芊想和母亲生活,但又不愿伤爸爸的心,更不希望父母因为她吵架,加深矛盾。

当心理专家把所见所感娓娓道来,并分别与原、被告充分沟通后,小芊的父亲沉默了。虽不情愿,但他相信心理专家的判断,尊重了小芊的选择。在小芊的母亲改善居住条件后,法官判决小芊由母亲抚养,父亲接受了判决结果。

西城法院未审庭负责人甘小琴介绍说,在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探望权纠纷等案件中,法官需要了解涉案未成年人的真实想法。但审判实践中,未成年人的意见时常含糊不清或呈两面性,甚至出于种种原因不敢、不愿表达自身真实想法,此时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帮助未成年人厘清思路,使判决结果更符合未成年人的实质利益。

为此,西城法院未审庭将原先主要适用于刑事审判中的心理测评和干预机制引入到民事审判领域。以帮助未成年人缓解心理问题、消除不良情绪、度过心理危机,帮助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员修复彼此感情,化解家庭矛盾,改善亲子与社会关系。记者孙莹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