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为期3天。中国标准化动车组在展会上首次亮相。
据介绍,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以上,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去年,中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5亿人次、货物发送量33.6亿吨,完成的运输工作量位居世界第一。
本次展览在北三环老国展举行,昨天是展览首日,早上8点刚过,国展门外已经聚集了大量观众,其中,不少都是铁杆的火车迷。而展览也没让关注中国高铁的观众失望。展览在国展内的多个展馆均设立了不同主题的分会场,汇集了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公司等铁路圈“大拿”的7号馆,无疑是最受人关注的展馆。
正对展馆大门的中央展台就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展位。展位一侧,一架高铁列车模型分外抢眼。这架模型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模型由两列车重联组成。车头上两道金色流线明显区别于目前的主力车型CRH380系列。
据介绍,“中国标准”动车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目前在运行考核阶段,该车自主化率在90%以上。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标准”,主要是因为该车型研发的各项标准都是我国自主制定。车型具有噪声小、重量轻、安全性高等特点,各项指标都较目前的CRH380系列有很大提升。
模型头尾分别是两列不同公司生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工作人员解释说,以前不同型号的车不能重联。所谓重联就是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两列列车连接在一起运行。但像现在的CRH380A型和380B型列车,因为型号不同不能重联。而今后如果“中国标准”动车组投用,即使是不同公司生产的两台不同平台的车也可以连挂运行。列车的接口标准一样,也方便了动车组的检修。目前,标准动车尚未完全定型。
在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里,大大小小十余列高铁动车组模型也引来大批参观者。其中,几款适合城际列车使用的动车显得小巧可爱。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参展的CJ—2城际动车组和CRH6F型城际动车组都是特别为城际动车开发的车型。今后,高铁发展重心将更多地从大血管向毛细血管转移。时速在250公里以下的城际列车也将是未来打造半小时交通圈的主力。
新开发的城际列车车身更轻、噪音更小、乘坐更舒适、载客量更大。如CJ—2城际动车组持续运营速度为250公里,采用牵引变流器与辅助变流器集成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和轻量化薄壁铝合金车体,车头按仿生学原理设计为鲨鱼造型,降低了运行阻力和噪音。而CRH6F型城际动车组的超员率更为惊人,该车通过简化卫生间、行李架等设施扩大空间,坐席为512人,但超员最大可达1998人。同时,列车走行部转向架采用的又是高铁技术,比普通的地铁安全系数更高。这为地铁公交化运行的城际列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另一个昨天在展会上悄悄露面的技术则是传说已久的高铁、地铁WiFi。中车信息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高铁经常遇到速度一快就没信号的尴尬。今后,高速铁路互联网解决思路则是将卫星与2G、3G、4G、WLAN技术结合,为旅客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信号。简单说,就是通过通信卫星与地面基站技术互补,全面支持轨道车辆接入互联网,提供稳定无干扰、地上地下全覆盖的互联网接入。工作人员介绍,这个WiFi使用也相对简单,今后旅客在进入地铁或高铁车站时,可先下载一个APP,然后通过该APP上网。前期该技术将先在大连等地试行,未来3至5年可实现在高铁上的全覆盖。
本届铁路展还将首次设立公众开放日。明天,活动将面向广大市民及铁路爱好者,举办系列讲座,并邀请部分观众赴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国家铁道试验中心试乘高铁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