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武警总队特种兵"魔鬼周"集训:让战士感受死而复生

2016-06-29 14:5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特战魔鬼周 战士吃活虫

特战魔鬼周 战士吃活虫 

 抱五六百斤原木仰卧起坐 烈日下背80斤装备设伏抓“暴恐分子”  

法制晚报讯(记者 范博韬)近日,北京武警总队某部组织该部200多名特种兵参与“魔鬼周”训练。记者在现场看到,累到几乎虚脱的体能练习,看着就难以下咽的食物,对于刚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抑或者二次参训的老队员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尤其是在拥有实战经验的老特种兵的安排下,一些今年刚刚加入的项目让队员们领略到了“由生到死,再死而复生”的感觉。但对于这些特种兵们来说,当兵就要当好兵、当特种兵的劲头让他们撑过一道道难关,也更加明白责任二字的意义。

魔鬼训练

抱原木做仰卧起坐  打真枪随时会挂彩

6月24日,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北京武警总队某部几万平米的训练场上几乎没有遮蔽,任由太阳毒辣地烤着地面。参加集训的6个支队的官兵却仍嫌这里不够火热,射击的“砰砰”声、震天的口号声、教官严厉的口令声此起彼伏。

其中,200余名来自特勤中队及各支队特战排的特种兵尤其引人瞩目。他们穿着特战服,训练科目也与众不同。8个人抬着五六百斤的原木折返近1000米、抱原木仰卧起坐100个、单兵泥潭摔擒1小时、低姿匍匐前进2000米、背着80多斤的装备奔袭10公里。这是他们一周内要完成的科目,还有一些夜探墓地等心理考验。

反劫持训练中,扮演匪徒的蓝军队员用真枪射击,虽然打的是空包弹,但三米之内仍具有一定的杀伤力,稍不留神就可能“挂彩”。房屋突入训练中,一颗震爆弹扔进屋内,屋外的墙皮、尘土被瞬间震起,“轰”的一声直冲耳膜,甚至十几分钟后还能听到“嗡嗡”耳鸣声。

反恐作战

背80斤奔袭10公里  烈日下趴草丛隐蔽

6月25日,天际刚露出鱼肚白,特种兵便开始收拾行装。单兵帐篷、野外作业工具、干粮、头盔、枪械和战术装备,这些加在一起足有80多斤。从这天起,他们就要离开营区的训练场,到野外的大山里接受更严酷的考验。

早7时,战士们全副武装奔袭10公里。到达目的地后,他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接到“作战命令”。根据情报,一批“暴恐分子”将携带人质关押位置的地图乘车经过附近某地,要求特战队员们截获该地图,并找到相应地点解救人质。为了增加难度,在预定设伏地点附近的制高点上,还设置了“暴恐分子”的观察点,也要求特战队员们一并拿下。

接到命令后,各分队特战队员按顺序“投入战斗”,他们卸下背包,判明地形后研究战术。尖兵和抓捕组依靠路边植被的掩护迅速靠近制高点,其他队员在“暴恐分子”车辆必经之路两侧设伏。随着太阳的升高,地表温度直线上升,一身短袖打扮的记者热得大汗淋漓。而特战队员们却要身着长袖特战服、披上伪装衣,趴在密不透风的灌木丛中一动不动,任凭汗水横流。

设伏控制暴恐分子  找到人质成功解救

十几分钟后,目标车辆出现,观察组发出信号,其他埋伏的官兵瞬间冲了出来,有人负责前方拦截,有人在车后设置障碍物,还有队员迅速拉开车门控制住了司机。随后,剩余的队员冲上车辆制服“暴恐分子”,并且搜索到了人质藏匿点的地图。

与此同时,远处制高点的房屋外,特战队员也冲进了房内,“不许动!放下武器!”面对几支黑洞洞的枪口,“暴恐分子”束手就擒。

随后,队员们迅速集结,前往一公里外的一座厂房解救人质。各个分队在侦查之后都制定了各自的战术。有的分队采用迂回战术,从多个方向夹击,有的则派出“谈判小组”把“暴恐分子”吸引到适当位置,由狙击手“击毙”。

集训主要负责人之一,该部某支队参谋长王晓建告诉记者,魔鬼周并非只是体能上的训练,更要培养特战官兵们的战术意识。“特种作战并不像影视作品表现的冲进屋中、一阵乱枪击毙劫匪这么简单。经常要面临交通工具无法到达、对方观察哨密布,甚至没有一手情报等各种不确定因素。”而此次的科目,就是根据他在“雪豹突击队”服役时参与的抓捕行动而设置的。

新兵受训

魔鬼周首日被震撼 刚睡下让爆炸震醒

据记者了解, 去年9月刚入伍的孙春朋,是看了电视剧《士兵突击》之后被“吸引”到部队的。“特战队挑人时,新兵连就来了我们两个。”两个月前刚满18岁的孙春朋说,从新兵训练时他就坚定当兵就要当特种兵。他暗自较劲儿,在平时训练中都力争拔尖,最终如愿以偿入选特战队。

看过电视剧,孙春朋已对特种兵的训练之苦有思想准备,但“魔鬼周”的第一天,他还是被震住了。当晚他和战友刚睡下,一颗信号弹突然照亮了夜空,营地中响起一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突如其来的爆炸,换做普通人怕是要破口大骂,但“没办法,想成为男子汉、特种兵,就得受得住。”孙春朋说,这才是第一天的“适应性”训练,后面的难度会越来越高。心里紧张、有压力,但他自信能扛得住。

老兵考验

每顿饭只能五分饱 碗里被撒活面包虫

与孙春朋一样,21岁的李敬涛也是从小看军旅题材影视剧长大的,他入伍还因为家族的传承。他的父辈、同辈兄弟中有不少人参军。高中毕业时,父亲劝他到部队锻炼一下,这一练就是四年。这是李敬涛第二次参加“魔鬼周”的集训,但仍对一些新加的科目感到不适应,如夜里被闪光弹叫起。

6月24日午饭时间,战士们只分到半碗“菜糊”和两个小馒头。一名带队干部解释说,高强度训练后大量进食会损害胃肠功能。此外,为了训练特种兵对饥饿的耐受度和精神意志,在精细计算营养摄入的情况下,“魔鬼周”的每顿饭最多吃五分饱。

更让常人难以接受的是,干部拿着一碗面包虫,往每个战士的碗里撒一把。看着正在蠕动的肉虫子,刚刚还饿得眼冒金星的战士瞬间没了胃口。但耳边的命令响起:“必须吃下去,限时五分钟!”李敬涛看着碗里扭成一团的虫子,皱着眉头一闭眼,囫囵把碗里的“食物”吞了下去。

带队干部透露,这些面包虫是食用品种,此举是要让战士们跨过心理这道坎儿。“实战中要长时间搜索不法分子,还有老鼠、蝙蝠等着他们呢。”

带队干部

一切从实战出发 让战士感受死而复生

此次集训的负责人之一,该部某支队参谋长王晓建于1997年入伍,加入了被称作“反恐国家队”的雪豹突击队,直到今年才调任现职。

他参与的一次抓捕行动中,犯罪分子藏身于大山里,王晓建和战友在峭壁间搜索。几天后,携带的给养消耗殆尽,老鼠、昆虫、野果就成了他们的“主食”。根据这些实战经验,王晓建和战友在特战分队训练大纲的基础上,设计了此次“魔鬼周”的训练科目。

“一周下来,战士们就能体会到由生到死,再死而复生的感觉。”王晓建说,一切都是从实战出发,特种部队必须经历这种魔鬼训练,才能在实战中少流血。

据记者了解,在十几年的特战生涯中,王晓建和战友们曾多次和法国宪兵特勤队、德国边防第九大队等享誉国际的反恐部队进行过交流。特别是前者,在去年巴黎遭到恐怖袭击后,他们是搜捕恐怖分子的主力。王晓建告诉记者,很多人对于这些出名的特种部队很崇拜,但他一直都是以相互交流的态度面对。他告诉法晚记者,虽然中国特种兵并不“出名”,但训练更刻苦,在射击等科目上比国外同行还要优秀。

当年,王晓建是怀着英雄梦进入特种部队,那时的特种部队在他的眼中,更多的是神勇、威风。但在十几年的成长中,特种兵称号下更多的是责任二字。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猜你喜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