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千头万绪,难题多多,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多出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治理成果,才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的信心和共识。
对北京而言,当前生态环境是最突出的短板,群众对市政市容和公共服务的意见和怨言也一定程度存在。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办事不易,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满足感。能否在这些问题上让群众有更多直观真切的获得感,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能力和水平。
城市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一些突出问题越是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越需要不断有阶段性成果来巩固人们的信心。就拿大气污染治理来说,面对雾霾这样的“心肺之患”,人们经历了短暂的惶恐无奈甚至消极悲观之后,如今大多已趋于冷静理性。坚持不懈的治理实践,带来的不仅是优良天数的稳步增加,更重要的是民心更顺、士气更足、作风更实、办法更多,这些都在无形中坚定着人们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的信心。事实上,城市治理最需要政府与市民间的充分互动,多拿可观可感的治理成果说话,无疑会让这种互动更加有效。
超越城市建设的“规模优势”,今天的北京正需要激发“治理优势”,实现城市发展的“骐骥一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动脑筋不断创新,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城市治理的困难和问题就能一个一个被解决,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就能一步一步变为现实。